懂生活盘点登山的好处及那些喜爱登山的

发布时间:2020-9-21 12:04:12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正是登山观景的好时节。

经常出外进行登山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治疗近视有一个最简捷的办法,就是极力眺望远处,放松眼部肌肉。然而城市中由于工业污染及热岛效应等因素,空气中颗粒悬浮物较多,能见度较差。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巅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

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因此在山间行走,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

人们日常体内的糖代谢属于有氧代谢,登山活动尤其是登高山,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山中野餐往往难以满足体内热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

人体的正常代谢中会产生出一种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能破坏人体细胞膜,溶解人体正常细胞,引起人体组织的衰老甚至变异。而氧气负离子可以有效结合自由基,使之排出体外。据有关数据表明,城市街道上氧气负离子的单位含量仅有至,而山区森林中可达数万。因此,在大山中行走野营完全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有益于延缓衰老。

登山可以放松人的心理压力,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登山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这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因而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喜爱登山。

孙中山先生对登山活动兴趣很浓,广西的叠彩山、广东的鼎湖山和白云山,以及其他许多名山,都留有他的足迹。

徐特立对登山非常喜欢。他曾说:“爬山有上有下,有攀有登,练的劲更全面。”他在长沙教书的时候,经常登上岳麓山。在他已年逾八旬的时候,还登上了北京香山的“鬼见愁”。1963年,86岁高龄的徐特立同朱德总司令一起登上了桂林叠彩山的明月峰,而且行走甚速,不用手杖。这是一般老人难以做到的。

毛泽东一生喜爱登山,建国后更是如此。从1953年到1975年的22年间,他曾40多次来到西湖。只要身体许可,登山如同游泳一样,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1955年,毛泽东又一次登上北高峰,远眺潋滟湖光,钱江波涛;近观山峦起伏,青松绿树。他胸襟顿开,诗兴勃发,吟成《看山》一首:“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高。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

彭德怀对登山也十分喜爱。他曾说,登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锻炼革命意志。他的攀登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他能沿着曲折盘旋的小径,一刻不停地健步向上。

登山也是邓小平喜爱的一项活动。在北京,他经常去景山、香山等地攀登。1979年7月12日,当时已是75岁高龄的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海拔1800米的安徽黄山。他曾满怀豪情地说:“爬上黄山,天下的名山都不在话下了嘛!”

赞赏

长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ff/118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