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下楼吃饭时,碰到一位同事,门口的一小级台阶,她都得停下来“做个心理准备”。右腿的滑膜炎已经折磨她两年多,出门全靠打车,根本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多走一步都受罪。办公室很多人听说她的事儿之后,都非常惊讶:不就是爬了山么?怎么会那么严重? 香山未见漫山红游客已爆满 金秋十月是北京最美的季节,登山远眺更是人们最喜爱的健身方式。《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研究指出:爬楼梯能延年益寿,每爬一阶,多活4秒。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消化。但是,我们常看到有人在楼梯上举步维艰,膝盖痛到没办法上楼,甚至愈爬膝盖问题愈严重。爬山究竟是益寿还是伤身呢? 爬山真的是一项最笨的运动? 爬楼梯或爬山,确实有增强心肺功能、消耗热量等诸多优点,但缺点太严重,实在是得不偿失。爬楼梯或爬山属于负重运动,腰部以下的关节都要承受自己身体的重量,尤其膝盖受力最多。当身体爬阶向上时,膝盖负担的重量会瞬间增为平常的4倍左右。 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平路行走时,两边膝盖各承重60公斤。爬楼梯或爬山时,膝盖负重瞬间变成公斤,相当于左右膝盖上各扛了一架钢琴。而且,速度越快,对膝盖产生的压力就越大。 膝盖除了承重增加,还要前后移动、侧向扭转,尤其膝关节前端的髌骨部位承受压力最大,对半月板等关节软组织也会造成磨损。难过骨科医生会说『有电梯绝不用楼梯』的话了。 因为爬山、爬楼梯伤害膝关节就放弃这项运动,有种因噎废食的感觉。但是,膝盖是一次性的损耗品,必须得保护好,省着用。 如何才能『聪明地』爬山? 1、姿势:上山重心前移,下山重心向后并稍降低。同时注意,膝盖弯曲、脚向外侧用力,落地要轻。前脚站好后才把重心移过去,而不是重心放在前脚上往下砸。记住:永远要有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经常改变下山的节奏,左右脚定时交替,下山时不要奔跑或跳跃。正确的装备就不用说了,常常在山上看到高跟鞋的。 即使没有专业的登山鞋、登山鞋垫至少也穿个好走路的运动鞋。记得,要剪脚趾甲!登山杖和护膝,如果有的话更好。 2、减少负重:原理同上。通常情况下负重不超过参与者自身体重的1/4比较好。 3、热身!热身!热身!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让关节、肌肉、韧带以较轻的活动量进行预热,克服肌肉组织的粘滞性,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还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 任何时间想做都可以的强化膝盖练习,工作空档、看电视时还可边看边做。 1、找一把可以靠背的椅子,臀部往后坐,靠着椅背。 2、双手放在椅子背后,背部垫一个透气垫或靠垫。 3、大腿下垫一条浴巾,也可以将几条浴巾和毛巾捆绑在一起,只要够厚、捆得扎实就可以,目的是要将膝盖垫高。 4、坐姿端正,腰背挺直,两脚垂放,一前一后地自然晃动。不需太大幅度摆动,轻轻松松地晃啊晃就可以了! 这一动作看着十分简单,但是对强化膝盖却非常有用。每天抽个空做做,就会有帮助。举个例子,如果每天可以晃到下,运动效果会比跑步更厉害! 如果各位朋友有什么健康问题,可以电话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