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发布时间:2024/7/16 11:21:13   点击数: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www.txbyjgh.com/m/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①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处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②最新解释,中庸不是走中间道路,和稀泥,而是不怕走极端,又不是一走极端就非永远走极端不可,能撤回来,还能翻转到另一个极端,在极端之间自由往还。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作为道德标准,该是最高的了!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中庸不是在钢丝上行走,不是一飞冲天的直线;中庸是“之”字型的登山之路,是忽高忽低的飞行过程;虽时左,时右,时上,时下,但总的方向不偏离。笔直前行,永不拐弯的道路不存在。大众通常的理解为:“中庸”即“执两用中”,无过亦无不及。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美德,因为中庸之道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识别真、善、美及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的根本方法。中庸之道,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把握住保持事物质的那个“度”,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追求对立中的统一。中庸之道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修身养性要使自己的性情温和,既不乖张也不自闭,言行举止保持平和中正;处理事情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很多现代人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亲人朋友之间要么过于亲密,爱到窒息;要么就形同陌路,仇敌相待,这都是因为没有秉持中庸的处事原则。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要避免两极化的思维模式,不偏袒一方,也不鄙弃一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不能激化矛盾。与任何人相处,既不太近也不太远,既不太热也不太冷,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距离把握分寸。名家注解程颢、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兴于行,少有此德久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ff/157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