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了!北京时间5月27日11点,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他们将在峰顶竖立觇标,安装GNSS天线,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为: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一起回顾登顶全过程海拔米24日14时15分,测量登山队部分人员从海拔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前往海拔米的北坳营地,准备第三次向峰顶发起突击。海拔米25日,测量登山队队员当日从海拔米营地出发,成功抵达海拔米营地,营地风比较大,队员们在大风中艰难地搭起了帐篷。海拔米26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最新”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从海拔米的C2营地出发,计划抵达海拔米的突击营地。海拔米26日16时35分,6名修路队员已将路线打通至珠峰峰顶,即把路绳铺设至珠峰峰顶。至此,登顶测量的必要条件已具备。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于27日2时10分许,从海拔从海拔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着顶峰挺进!26日15时40分左右,冲顶组队员抵达突击营地。26日16时35分,修路队员修通了至顶峰的攀登路线。海拔米第二台阶在海拔米处开始,是登山者从北坡登顶珠峰的难点之一。这是一道高数米、几乎垂直的岩壁,极难寻找攀爬支撑点。年,中国登山队队员刘连满甘当人梯,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通过,成功跨越第二台阶。通过第二台阶后,还有最后一道“鬼门关”——横切路线,一段仅能供一人通过的岩石绝壁。通过后,峰顶便近在眼前!海拔米5月27日9点20分许,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已通过米横切,现场指挥部表示,所有难点已经通过!北京时间5月27日11点,成功登顶!为什么会选择凌晨开始冲顶?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珠峰测量为什么不能用无人机?这次测量与以往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记者视频采访了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来看专家的解答。问:登山队员为什么会选择凌晨这个时间登顶?夜里爬山会不会有一些什么危险呢?党亚民:为什么会选择凌晨登山,它和珠峰的这个气候条件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都是在中午11点之前就必须下撤,因为下午以后,它峰顶上那个风特别大,就特别危险了,就是从登珠峰来说,哪怕你到了一点钟不管你登到什么位置,你都必须返回,那么咱们这一次珠峰测量呢,还要在峰顶进行测量工作,还要留下时间,所以咱们一般来说计划就要(早上)七八点之前,尽量就登上珠峰的这个顶端,所以就是我们要在凌晨的这个一两点就要出发了。为什么会选择凌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凌晨雪不粘脚,就是登山运动员穿的那个很重的爬山的那个靴子它有四斤多重,它很重,如果雪再粘在上面其实也是蛮危险的,那么在凌晨的时候雪是不粘的,所以它反而更好一些,另外就是说登山运动员他都有一个头灯,他在攀登的时候,就足灯可以照十几米的距离,所以他也不存在说看不见的问题,所以应该是很安全的。问:那么队员们登顶之后,他们在山上会大概待多长时间呢,具体又会做哪些工作呢?党亚民:咱们的登山队员登到峰顶以后,这一次,大概会待一个多小时。以往的那个峰顶的登山,他们在峰顶上待的时间都比较短。那么这一次待一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了,主要就是(考虑到)大家带的氧气,就是还有一个人在峰顶的那个承受的能力,风也非常大,气温也比较低,就是不能待的时间太长了。咱们登山队员主要在上面还要做比方说有一个觇标要立起来,然后让在(海拔)到米的一些测绘队员可以瞄准觇标进行交汇测量,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还要做一些就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就是卫星定位接收机测量峰顶的位置和高层,这是第二项工作。第三,还要测一下那个雪深,用雪深雷达在山顶,把山顶雪深进行一些测量。问:那么这次峰顶会战和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党亚民:以往珠峰测量,所有的观测数据都要靠我们的这个峰顶的登山队员和测量队员把它拿回来。咱们这一次珠峰测量,就是咱们国家的5G就是架到多米了,就可以实时的把数据传下来,传到我们的数据中心。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看它的数据的质量怎么样,这样就对前进大本营的决策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靠性提高了。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测完了以后,可能我们的测量仪器可以在山上再多停留一会儿,我们可以多观测一些数据,通过我们的登山队员把一部分,把前面几十分钟的数据拿回来了,后面我们还会继续通过5G往下传数据,这样我们在峰顶的观测时间会长一些,然后呢,精度也就会高一些。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ff/161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