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登山装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29 12:03:20   点击数:

登山装备中最常用的要算是手杖和登山鞋了。在古代也是这样。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就能够看出这一点。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道:“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作者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文中“扶老”即手杖,扶助老人的工具。李白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手持绿玉装饰的手杖,到名山中游览。苏东坡《定风波》词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是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期间游览遇雨而写,可以看到作者游览时,手执竹杖,脚穿草鞋。哪里的竹杖最有名呢,就是邛竹杖。邛即今天的四川邛崃。《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出使西域的张骞回国向汉武帝报告说,我在大夏国的时候见到有当地人用邛竹杖,我就问他们哪里来的,当地人回答,从身(juān)毒国(即天竺国)传过来的。张骞一下就明白了,邛竹杖从蜀地传到身毒国,然后再传入大夏国。听说身毒国在蜀地西里,转念一想,从蜀地通身毒国,相较于从的西域大夏通身毒国要容易的多。因此皇帝派遣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宣布皇帝的恩威,汉朝自此大力开发蜀地。这次回到蜀地,司马相如再不是当年的穷书生了,一跃成为皇帝的使者,在老丈人卓王孙(蜀中巨富)面前着实有了面子。跑题了,拉回来。可见邛竹杖在汉朝时,已行销海内,因为邛山所出的竹子“高节实中”,竹节很长,中间实心,结实耐用。古代的登山鞋也非常专业。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崇拜南朝谢灵运,到处追随谢灵运的足迹。李白到了鉴湖,在诗中写道“谢公宿处今尚在”,谢灵运留宿的地方至今存在。李白到了庐山,在诗中写道“谢公行处苍苔没”,路上长满了青苔,已经无法知道哪里是谢灵运走过的路径。《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可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ū)。”史记三家注中解释道:檋,谓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也。大禹在开展治理水土工作时,他赶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钉的檋。巍巍乎,禹之功也!崇高伟大啊!大禹的功绩!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有效的白癜风偏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ff/61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