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行脚登山时的觉性训练1

发布时间:2020-9-26 16:51:15   点击数: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05490.html

辞旧迎新,时光步入了丁酉年,当和煦的春风在给巍峨雄伟的泰山慢慢换装之际,在新年的二月初五这一天,来自北京、天津、东北的几名弟子相约来到泰城看望蒋扬多吉师父。师徒欢聚一堂在泰城的中畅谈品茗,法喜充满。师父做出决定:明日上午带大家一起行脚泰山,让弟子们在松石为骨,清泉为心的大山中自由呼吸,领悟自然之法。

三月三日上午九时许,我们一行九人在师父的带领下以泰山东大门天烛胜境坊为起点,沿天烛峰步道拾阶而上开始了登山的行脚练习。

这是一条很少有游客,处处充满山林野趣的徒步攀登泰山极顶的绝佳路线。因有座山峰形似蜡烛,其峰顶有一棵松树,远远望去就像蜡烛燃起的火焰而得名天烛峰步游道。

在驻足歇息时,

我们安静的倾听,领受着教言。语言,只是正法传达的方式之一。而师父的教授,必须是靠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才能够领悟的,觉性培养的方法简单且易于操作,是在日常生活中可鲜活应用、可修可证的方式。

师父传递佛陀的教法,是在见、闻、觉、知中,在行、住、坐、卧里,在看、听、嗅、尝、触中,而一切的领悟,却都不离开我们自己的身体!在认识师父前,我从未感觉到这些,原来佛陀的教法离着自己是那样的近。师父就是用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开发正念觉性的方式,将解脱的种子一一种入有缘弟子的心中。师父传法的慈悲和证量,与弟子的福德和信心相遇合,那超越语言,那真实地实修加持之力,滋润开启着我们每一位弟子的心。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空气,土壤,我们身体自然巧妙的运作,还有时时刻刻维持我们生命而又被我们视若无睹的呼吸,这些以前被我所忽视的东西,当我重新审视它们时,我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无知和渺小。当认识到法界中的一切都在互相联系互为作用,无有任何可独立存在的事物时,在如此的因缘际会之下,才能松开执着的螺丝,得到清静地这一刻。

我领悟到:只要活在当下即可远离烦恼。只是我活在当下的时间太少太少了,心不是跑回过去,因过去而苦,就是奔向未来,为未知而忧。

当我越来越打开内心的时候,我觉得生活中的关系和境遇也变得柔和起来。我的内心变得柔和而强大了。我按照师父的要求将内观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尽可能的觉知,成为一名,时刻提醒自己要清晰地觉察当下,我发现许多冲动的话语和行为都因为我及时地观照到,而变的越来越少,内心变得调柔与安详,连走在路上的时候都是轻松的、微笑的,即便是面对陌生的人。

师父说:我们的修行不是在于诵经,打坐、持咒数念珠、磕大头等等那些所谓的外在形式上,而是我们时刻能保有正念与觉性上,能够真实地净化我们的贪、嗔、痴、慢、疑这五毒,能够生发及培养我们的智慧与慈悲。我们不要把修行和生活分成两个部分,我们的修行之处就是在生活之中,在一切的行、住、坐、卧,为人处事中,请保持正念与觉性。我们什么时候有正念有觉性,我们就是在修行,就是在勇猛精进。什么时候失去了正念没有了觉性,我们的心就是散乱而迷失的,我们就是没有在修行,没有在精进。

当我看着我们这些平日里尽是养尊处优,缺乏运动的同修道友们,一一轻松、顺利登上泰山极顶时,当我看到她们在登山时依教奉行,保有着正念与觉性行走时,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平静的喜悦,光彩照人,我知道她们真实地得到了法喜!看到她们不急不躁、步步轻盈,心态淡定、步履从容,处处透露出平静的威仪时,我感觉她们好美!心中真是无比欢喜。

我们行走在泰山极顶,面对一块块见证了历代帝王封禅大典,那粗糙裸露的巨大岩石,和大观峰记录历史的摩崖碑刻,那历史的长河,与当下此刻,时空交错碰撞,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词:“万法皆空,但岁月真好。”我终于感受到当下的生活了,以前总是活在强迫生活中的我,只能说是“只是活着”而已,而当下,我感受到了那破茧成蝶蜕变的奇迹正在我自己的身上如实地发生。

最后,我要感谢法界的安排让我遇到了蒋扬多吉师父!感恩泰安师兄们一路上的关怀与照顾!我现在只是走在正确道路上而已,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要以一个“修行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内观的练习,使之成为生活的习惯,自然而然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万法皆空,但岁月真好”的生活!

摄影:正觉山人

小编:正觉山人

的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q/118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