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张旭山中留客

发布时间:2024/3/15 14:51:52   点击数: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www.xxzywj.com/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光明媚,山景气象万千,何必看到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待走入云山的深处,也会沾湿衣裳的。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唯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气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张旭,字伯高,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人称“张颠”。唐文宗曾经评价说,天下有“三绝”,分别是李白的诗歌、裴旻的舞剑和张旭的草书。张旭个性不羁,尤其擅长草书,史称“草圣”。

应该说,张旭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大家,那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环境。

张旭的母亲陆氏,乃是初唐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也是虞世南的外甥女。虞世南不仅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且也是位书法大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出生在这么一个书法世家中,加上其母陆氏以书传家,想不成为书法家都难。

仅有家庭熏陶还不足以让他成为一代“草圣”。他之所以能成为“草圣”,更多的是他的后天努力与性情所致:

话说张旭出任常熟尉一职时,有一位老人很是麻烦,前一天他递上了状纸,张旭就已经在那上面签署了判决意见,可谁知第二天他又来了,让张大官人再写一遍,第三天复又如此。张旭受不了了,将那老人一顿训斥。那老人忙解释说,您这字写得真漂亮,故而老朽想多弄几幅回家好好珍藏。

张旭一听,这老人既然这么喜欢收藏书法墨宝,想必家中一定珍藏了不少书法名作。张旭便赶紧来到他家,一看果然如此,他家不仅有珍藏的墨宝,甚至连这老人父亲所写的书法也是一绝,张旭视之为天下奇笔,便认真揣摩研究了一番,将其笔法的精髓全学到了,自此张旭的书法技艺大长。

非但如此,张旭还很喜欢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的物态中寻求启发。比如“书圣”王羲之就从白鹅戏水中得到了启发,最终创造出了流丽典雅的书风。张旭也是一样,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从公主与担夫争道中得到了启发。

试想,在首都长安的大街上,迎面来了公主的座驾,座驾由几个轿夫抬着,这时担夫也挑着货物与他们迎面相遇。

那时长安的街道可并不宽敞,容不下轿夫与担夫并肩从容走过;而且也没有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人家可是公主,撞坏了或者撞倒了是有罪过的;担夫不仅要避免与公主的大轿相碰,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货物。这可是个高难度任务,不仅担夫的技术要好,同时那抬公主的轿夫技术也要好。每当出现这一幕时,张旭总是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只见轿夫与担夫摇摇摆摆几下就彼此错身过去了,心中大为疑惑,也极为欣赏。于是,他得到了启发,摇几下晃几下倒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重心要稳,尤其要确保公主的轿子稳稳当当的。

这样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张大书法家的字看起来一个个都是东倒西歪的,但整体看十分舒服,原因就在于此。写草书,尤其是写狂草,笔画固然可以东倒西歪,但就这个字本身而言,其实它的重心是很稳健的,就好比是公主的轿子。

而且张旭本身就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他不光从公主与担夫争道中得到了启发,揣摩出了笔意,并且还从公孙大娘舞剑中得到了灵感,掌握到了写字的神韵。由此成为一代大家。

在张旭所流传下来的诗歌中,基本都是像《山中留客》这种七言绝句。尽管他并不以诗歌而闻名,尽管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他的诗豪迈却不失隽永的风格,也为他在唐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q/154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