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九曲黄河会当凌绝顶

发布时间:2024/8/20 12:55:11   点击数:
白癜风患者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0/5390020.html

上期说到,唐诗中的九曲黄河第一部分,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李益、刘禹锡对黄河的起源以及黄河沿岸的历史景点,尤其是著名的鹳雀楼,进行了生动地描绘,留下不朽的名作。本期继续讲唐诗中的九曲黄河,看看那里又有哪些值得欣赏的佳作和动人的故事?

鹳雀楼在唐代是非常有名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文人墨客获取的最佳创作素材。然而在繁多的唐诗中,写鹳雀楼能真正经久不衰的作品也不多。除王之涣这首堪称绝唱外,还有畅当和李益的鹳雀楼诗亦系佳作。

◣同崔邠登鹳雀楼◥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鹳雀楼西的黄河中船帆高耸,河中小舟上薄雾绕树隐约可见。武帝当年在汾河中泛舟时的萧鼓乐声,早已随着流水逝去;在这块土地上建立的魏国政权(鹳雀楼所在地蒲州,战国时属于魏国领土,靠近魏都安邑),也一去不复返了。往事虽然已过去千年,可仍然使人感到是那么短暂;忧愁来时,一天也叫人觉得漫长难耐。远处的风尘烟雾,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登高极目遥望,虽然不是容易使人忧伤的春天,可也因思归而倍感惆怅。

李益此诗除头两句写景外其他是表述怀古感慨及思乡之情,畅当的诗《登鹳雀楼》却是全文写景之作。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鹳鹊楼高耸在飞鸟之上,仿佛已超尘出世。从楼上俯视,天空四望相连,宽广的大地围在其中;滔滔的黄河水,从群山的断缺处奔泻而出,汹涌南流。

在我国,最著名的山大约要算泰山了。泰山位于曲阜北约70公里的泰安县侧面,是“五岳”之首,因为它位于我国东方,故称东岳。

泰山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我国开发较早、文化礼乐之邦的齐鲁地区;同时山势雄伟壮丽,使人惊叹。因此从远古以来,不仅是人们登临游览的胜境,而且是历代帝王们朝拜的圣地。

唐玄宗开元24年,杜甫离开洛阳到齐赵一带漫游,前后共约5年。在此期间,杜甫写下咏泰山的五律《望岳》。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长的泰山是怎么样的呢?它是如此的高大苍翠,青郁的山色一直延伸到齐鲁地区之外。天地和大自然把灵秀之气集中地给了泰山。使得它的山势奇异,景色秀美;高峻的泰山,山南已经朝阳照耀,山北仍然阴暗昏黑。山中云雾叠出层生,使人心胸为之开朗。凝神远望,几乎睁裂眼眶,才能见到飞入山中那极远而且小的飞鸟。将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绝顶,遥望那些匍匐在泰山脚下的群峰。

杜甫在写此诗时年约二十五六岁,可他已经显露出卓越的诗才。诗中不仅使我们领略到泰山的宏大雄伟,更使人感受到盛唐时代年轻人的蓬勃朝气。

唐玄宗天宝元年四月,诗仙李白来到山东准备攀登泰山,他一早在山脚下的王母池畅饮甘泉之后,便沿着玄宗皇帝登山封禅的御道上山。沿途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等美景,使诗仙目不暇给。而松涛鸟语又使诗仙陶醉,诗仙飘飘然想象自己真进入了仙境之中,与神仙玉女相见交往。沉浸在这种境界之中,李白写出了一组六首五言诗《游泰山》。

◣游泰山(节选三)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天亮时登上日观峰,举手拨开拥聚如门关的云雾。我精神焕发,意气飞扬,好像自己超越了天地之间,黄河犹如一条金带,蜿蜒西来,隐没在远山之间。靠且山崖眺望八方,目光一直消失在无穷尽的长空之中。偶然遇见一个仙童,他头发乌黑,梳着两个圆环形的发髻。笑我学仙度光阴,不知不觉中红润的面颜已经失去华彩。我在犹豫之间他忽然不见,只留下海天茫茫,踪迹难寻。

好了,本期的唐诗中的九曲黄河,第二部分就介绍到这儿,下期精彩继续。

本文原创,文中涉及典故及观点,乃学习古诗词中所悟,不代表百家号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q/158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