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秋季登山要注意哪些事项

发布时间:2020-11-3 18:40:09   点击数:
定兴多村多人非法采砂被罚 http://www.dingxingzx.com/dxjt/25583.html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秋季登山的传统,宜人的秋季,气温舒适、风景秀丽,更是登山运动的黄金时节,所以许多人喜欢在秋季登山望远,既可以接触大自然,看漂亮的风景,又能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好处多多。但登山运动是一项存在一定危险的运动,在秋季登山时如何正确地爬山,要注意些什么,才能更加安全地进行登山运动呢?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登山的营养原则

登山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持续时间长、对身体消耗比较大的运动。尤其是在秋天,气候比较干燥,昼夜温差比较大,因此在进行登山运动时,更要注意身体的营养情况,进行合理的营养素补充。

登山时,要注意遵循以下这些营养原则:

01要供给足够的热量

由于登山消耗能量比较大,因此能量供给非常重要。登山者在上山前,要根据登山时间,准备好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功能物质,并尽量保持营养均衡。

碳水化合物一般选择面包、蛋糕、罐装八宝粥等方便质轻的食品。

高脂肪的果仁,巧克力等能量高,而且体积小,对登山这种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来说是一种好的功能食品。

蛋白质建议选择午餐肉、鱼罐头、火腿肠、真空包装咸鸭蛋、豆制品等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

02登山补水很重要

登山时,人体会大量的出汗,另外由于秋天气候干燥,而且山上阳光较强,人总会觉得口渴,这时补水就尤为重要。人体口渴缺水时会引起运动能力下降,补水可以恢复登山者的运动能力。

登山时,人体体温在不断上升,积极地补水能够帮助身体降温,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同时,大量的电解质和水溶性维生素也随汗液排出了体外。因此补水时,一定要选择含电解质、维生素的运动饮料协同补充,而不要单补白水。

03及时补充矿物质

随着人出汗,体内钠、钾等矿物质会大量丢失,除了通过运动饮料补充一部分以外,还可以通过食品,如榨菜、雪菜、调味品、汤料等适量补充,以保持身体的运动能力,防止疲劳过早发生。

04多种维生素的补充很必要

由于登山是一项耗氧量比较大的活动,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因此除了要补充消耗和流失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外,还要补充一些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E、番茄红素等,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止出现登山后免疫力底下,容易生病的现象。

秋季登山的经验常识(一)

登山前的准备

1、登山前应先检查身体,尤其是中、老年人,要做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以了解自身健康状态。登山是需要一定体力和耐力才能进行的运动,要量力而行。如果爬了一半上不去的话,不仅会影响大家的兴致,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患有严重高血压的人不要登山,以免发生意外。登山前充分活动身体很重要,最好先做一些预热活动。

2、根据个人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登山地点。先了解好登山旅游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

3、对山上的气候特点应有所了解,争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带好必需的衣物以备早晚御寒,防止感冒。

4、登山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忌天未亮时登山。秋季清晨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很大,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诱发心脏病或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最好早饭后天亮时再爬山,或者下午气温稍高时爬山。

5、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外出登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衣服的选择,不要只为了爬山时方便而短打扮。山顶的温度比平地低,同时风力也较大,加之爬山自身出汗较多,一受风很容易就着凉了,得不偿失。因此,就算你登山时出了一身汗,也不要脱衣帽,以防伤风受寒。

6、要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不要带太多吃的,但是一定要随身带上一瓶水,随时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份。如果要补充体力的话,可以带上两块巧克力。

7、建议带一些常用药,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8、登山前充分活动身体很重要,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通常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放松一下,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从肢体回到心脏。

秋季登山的经验常识(二)

登山中的注意事项

1、登山时,头脑要冷静,动作要缓慢,上身向前倾,弯腰屈腹,稳步踏地前进。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应量力而行,走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途中如果出现气喘、缺氧等症状时,不要勉强前进,可以在原地停歇,做10~l5次深呼吸来缓解不适,直到呼吸恢复均匀后,再慢速前进。

2、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留心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减缓坡度。旅游登山,不是为了竞争,只是为了游乐,行路要稳,不计速度,时刻留神,预防腰腿扭伤。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

3、秋天的气温偏低,不适合用嘴来呼吸。这样有害物质容易进入体内。用鼻子呼吸,可以阻挡脏物,也能避免吸入大量冷空气,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登山时最好穿旅游鞋,尽量不要让自己的鞋底上有泥沙、植物叶子、水、雪等降低摩擦系数的物质。

5、登山后要多喝水。秋季因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宜吃些苹果、梨、芝麻、乳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有条件,在活动之前,要适量饮用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在登山的时候,不建议在气喘的时候喝水,最好是把水带好,然后登到山上后,等气喘停息一会后,并且找背风的地方喝水,这样不会把风灌进肺里,对身体有极好的作用。

6、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尽量避免在山中的冷风口逗留过长时间,以防伤风受寒。进餐时应在背风处,先休息一会儿再进餐。休息时多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7、下山时,上身微微后倾,凸腹屈膝,重心稍向后移,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这样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感受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步速宜缓慢,步幅小而稳妥。

不宜登山人群

1、体质较弱或病后初愈,以及患有心血管病,如血压较高、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有供血障碍功能较差者,头晕、胸闷、心悸的老年人都不宜登山。

2、腿部有疾病的人,比如关节炎、骨关节病和骨质疏松症。

3、冠心病患者,爬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身体负担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4、癫痫病患者,一旦癫痫发作,有生命危险。

5、眩晕症患者,容易摔倒。

6、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点击上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yd/121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