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汪爬山是怎样的体验

发布时间:2020-11-14 20:09:54   点击数:

登山

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

不管什么事情发生,总要跨越自己,这代表着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代表着一种人生在世的追求。

老汪谈攀登珠峰

和老汪爬山那些事儿

“我们这辈子可能会爬很多的山,但冒着突如其来的暴雨继续朝目的地前行,即时夜雨侵袭也不弃程的体验不会太多。但大汪带我们来巡山看新家的这一天,将注定不会被遗忘。”

上市后的第一天,老汪在做什么

年7月14日华大基因在证交所敲响了基因疾病的丧钟,没有明星,没有官员,也没有老汪。证交所的钟被特意降低,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六个敲钟人的故事更像是一股希望的春风,是在不幸与无奈中的幸运。

老汪曾说,要让每个孩子听得见朗朗之声,要让每个孩子看得见母亲的脸。六个敲钟人的集体敲钟代表着华大对疾病宣战的决心,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是从未改变的使命。

汪建霸气宣言,至少五年内本人不减持华大股票,“基因残疾类疾病不减少,我不仅不减持,还会继续留在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

上市后的第一天,老汪会忙些什么呢?像往常一样精力充沛地开会、接待、谈判,还是飞往世界各地出差?都不是。

“昨天是华大上市,今天汪老师就带着大家奋勇登山,从暴晒到暴雨,小伙伴们紧跟汪老师的步伐顺利登顶!……汪老师虽然六十多岁,体能几乎完胜我们这帮平均年龄二十四岁的小年轻!”

从来不走寻常路的老汪带着一群小鲜肉爬了一天的山!从天亮到天黑,暴晒到暴雨,翻了两座山,到达华大未来新总部“基因中心“的建筑工地。华大内部有很多属于BGIer的口头禅,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是一个,”基因不老,两质永葆“也是一个,老汪用行动给刚出校门的年轻BGIer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登山活动开始前是华大新生们的体质测评,全部测评完毕后集合。有专业教练指导,配备了登山杖、头灯,头巾和雨衣,后来全都用上了。除了登山以外,还有其它更轻松的课题可以选,但大都数人还是选择了登山。

这群平均年龄24岁的展翼培训的学员,来自国内外各大名校,七成以上是硕士博士,经过层层选拔,通过校园招聘加入华大。作为华大人才的后备力量,在两星期的培训之后,他们将奔赴各个体系一线,走向科研、产业、支撑等岗位。

老汪走在最前面

年轻人们纷纷表示,汪老师速度飞快,他带领队头把队尾甩了好几百米。一群平均年龄24岁的年轻人,竟追不上64岁的老汪!与此同时,汪老师边闲庭信步,边说:“你以为你们多么艰难困苦?这就是我家后院!”

将近五个多小时的跋涉,大家陆陆续续下山,在梅沙公路集合。汪老师问大家还能不能走,再走几公里翻过对面的山,再过一个隧道就能看到新总部。大家大声地喊:“能!”

“当时天已经黑了,最后那座山走的人很少,很多地方长满长长的草,非常地湿滑,大家排成一队,每隔几个人就打一个头灯或手机的手电筒,汪老师走在最前面,逢山开道,有一段路有特别窄,左边是河,大家小心翼翼走过河堤。汪老师还回头喊了一句‘有人掉下去没?’

夜里的那段路走得很难,快到底下的时候,整个队伍都停下来了,因为前面有很深的草,怕过不去。汪老师批评大家说‘没有路就自己探!不就是些草么,有什么可怕?’在一片漆黑中,汪老师跑到了最前面,和队头的几个人一起从树林里开出一条小路,还把岔路用树枝挡上了。有一个细节,汪老师一路上用塑料雨衣在树上做了标记,免得后来的人走错。”

和老汪爬珠峰

王石曾在华盛顿大学做过一次题为《兄弟情》的演讲。深情回忆了他和老汪攀登珠峰的场景,有一个关于“二十分钟”的故事值得回味。

“在珠峰时我和汪建接受了同样的训练。他总在我后头。我们最终尝试登顶的前夜,汪建过来对我说:‘明天,我们登顶时,你能不能让我先走20分钟?’我问为什么。他回答:‘你年登上珠峰时,是当时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中国人。这次如果你让我先走,我就创造了一个新纪录。20分钟后,你登顶,你就打破了我的纪录。但至少我保持了20分钟的纪录。’我想同意,但我拒绝了。原因在于,训练时汪建总是比我慢40分钟。如果他在山顶待20分钟,这就意味着我要等一个小时。在那种海拔,这是很有挑战性,也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天早上,我按时离开了大本营。我四周观望,没有看到汪建的队伍。我想他应该是放弃了。然而当我即将登顶时,我看到一人站着,卡着腰,骄傲地笑着。原来是汪建。好意外!我纳闷,他怎么可能在我前面?如果他超过我,我应该注意到的啊。当时我筋疲力尽,氧气也不足,没法去问他原因。回到大本营后,我立刻去问他。他大笑,说他一个人提前一小时出发了。所以即使他速度变慢,他仍然能比我早登顶20分钟。这件事给我了教训:没有捷径。所有的成就都得靠艰苦努力得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yd/122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