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33泪洒柳州城

发布时间:2024/3/20 13:48:58   点击数:

在柳州的四年,虽在贬中,但其心未灰、志未堕,尽心竭力兴利除弊,做出一系列有益于黎民百姓的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开荒种地等,使得“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蛮荒落后、瘴气盛行的柳州大为改观,政绩卓然。此外,柳宗元十分重视种植树木,大力推行“柳州植柳”。

怀乡之苦、官事之累,导致了柳宗元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预感或将不久于人世,嘱告部将,又分别致书在连州的刘禹锡及潮州的韩愈,托请照顾自己的四个子女,并预托将自己入葬长安万年县柳家先人墓地。

这天,秋高气爽的日子,为了排遣愁思,好朋友浩初和尚陪同柳宗元一同登山望景,看着眼前的一切,柳宗元触景伤怀,情不自禁的写下了这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浩初上人: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人。

海畔畔:海边。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剑铓(máng):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

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若:如果。身千亿:佛家语。《翻译名义集》:“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故召释迦牟尼名千百亿化身也。”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千亿,极言其多。

散上:飘向。一作“散作”。故乡:这里指长安。作者祖籍河东,在长安出生、长大。

白话译文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公元年,唐宪宗实行大赦,在裴度的说服下,柳宗元终于等到了回京的诏书,但还没等到出发上路,柳宗元病情恶化,在柳州病逝了,年仅47岁。柳宗元作为一州之长,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家境艰难,以至无力治丧。最后还是好朋友裴行立为其筹措丧葬费用,才由柳宗元表弟卢遵妥善料理了后事,将灵柩运回长安。后来,刘禹锡把柳宗元的遗稿编纂成书,并为书作了序,抚养他的遗孤成人。

柳宗元出身名门、文采出众,本是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却因为参与“永贞革新”长年被贬在外。但即使从高处跌落到低谷,柳宗元仍然能始终坚守自我、不惧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官场腐败风气所侵蚀。柳宗元深受在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柳柳州”。

热爱是生活强有力的助推器,它会赋予你能量,促使你不断探寻生命的更多可能。心有热爱,眼中自有光芒。找到所热爱的事,并为之全力以赴,我们就更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从明天开始,让我一同走近下一位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明天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yd/154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