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9094.html■文/图钟多就帽儿山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下的尚志市境内,距离哈尔滨80余公里,海拔只有多米,因山峰像帽子形状而得名——相传,这是远古时期神仙的帽子跌落人间而形成的。我们从哈尔滨出发,坐火车辗转到了帽儿山站后又换了三轮车,终于来到了帽儿山脚下。是日天气甚好,我们站在最佳观景点,远眺山尖,形如毡帽,真是山如其名。在与远景合影之后,我们依仗着年轻力壮,计划1小时内,完成登顶。沿着石板路,过了铁索桥,七拐八拐,瞬间,我们就投进了山的怀抱当中。在茂密大树遮掩下,我们有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眼前不见山,身后有来路,扎进了山里,我们只顾沿着山路往前大步走。通往山顶的山路上,游人不少,有的驻足照相,有的匆匆向山行,有的坐在石阶上稍作休息……我们向折返下山的游人打听着前面还有多远:“小伙子,差不多三分之一吧,加把劲!”其实,踩着这只有米海拔的小山,我们真的说不上累,而是急迫想踩上山尖,感受山顶的“真容”。慢慢接近顶峰,我们渐渐感觉山势越来越陡了,登山的速度也慢慢缓了下来。帽儿山中,沿路的小贩却总能在游人疲累恰到好处的地方,设置着小摊,售卖矿泉水、冰淇淋……我们停下了攀登的脚步,闲聊之余,环视了四周,蓦然发现刚才我们只顾赶路,却忽略了身边美景。环视四周,目之所及,满眼绿意,零星野花点缀其间。山中空气极好,深呼吸拂面而来的大自然气息,空气中掺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让人不禁陶醉。略作休整后,我们继续出发。在攻克了一段陡峭直坡后,终于来到了山体的“帽沿”下。这里上下同一条攀登道,上得慢,下得也慢。有些人看到悬崖峭壁,需要徒手攀登,干脆就打消了登顶念头;有些人则一往无前,毫不犹豫便已“粘”在峭壁上了。要攻顶了!我们内心略显激动,抬头观察峭壁——在人为开凿的“蜂窝”两边有铁索供人辅助攀登,虽说陡峭了些,但安全性还是可以保证的。我们毫不犹豫地融进了略显拥挤的攀登“队伍”中,手抓牢,脚蹬住,经过了四条铁索和树根木索,一鼓作气登上了帽儿山的顶峰。站在只有多点平方米的山顶,向远方眺望,米的海拔竟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俯视之下,莽莽森林,万山尽绿,层林相间。真不可负了着大自然这般的馈赠,我们凭栏定格了一张又一张笑脸。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沿着来路,又将上山动作倒着做了一次,感觉比上来时还要艰险,两腿有些发抖,总害怕自己没有蹬住“蜂窝”。下到“帽子沿”时,原本在山顶上被吹干的衣服,此时又已全湿透了。终于回到了山脚,我们在不同的地点,多次回望着帽儿山,将她的身姿牢牢印入脑海之中。帽儿山,比不上很多名川,但这样一个由侏罗纪中酸性火山岩构成的原始古朴山体,形似帽子的奇峰,行走东北若有足够的时间,也仍值得一游。本文来源:湛江日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yd/156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