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初冬感怀 立华 清流潺缓借光明,月坠河中玉镜莹。 锦鲤翻花喧有影,渔翁收网默无声。 金风入袖嫌衣薄,夜露沾眉怨帽轻。 安得擒龙赴东海,推波涌浪钓蓝鲸。 一首好诗,情景交融。“金风入袖嫌衣薄,夜露沾眉怨帽轻。”用典无痕,妙。 2、西江月·送秋 雷振民 厚意灞桥相送,深情杨柳留連。神州粮果累成山。感激赠言千万。此刻送君归去,來时把酒迎还。协同連续夺丰年。成就满怀夙愿。 全词合律!对仗句工整,满满的庆丰收的正能量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和祝愿!佳作耐品,再期佳作! 3、七律·金骏眉 周之安 小种正山桐木村,霓虹万道谢甘霖。 蜜香透彻壶中梦,灵感非凡水底针。 长寿五形金色彩,浓情九泡玉声音。 吃茶半盏无相忘,一点禅机已入心。 一首咏物诗,结构紧密,对仗工整,所咏之物绘声绘色,语言灵动流畅,结句给人想象的空间,诗意优美。 4、西江月·重阳 素心 万里西风作客,千秋明月登楼。每临佳节饮乡愁,把盏桂花清酒。 遥忆故园新菊,扶篱依径含羞。醉中好梦寄兰舟,灯火萱堂如旧。 和律。首联对仗工整。上片造境生动,拟人化形象协调。下片两联对仗还可再工。词作遣词清丽,语句通顺,格调高雅,情抒自然,耐品!拜读。 5、唐多令?入冬初寒 立华 一叶可知秋,枯枝瑟不休。浅水清、缓缓东流。岁月匆匆如过客,竟自去、不淹留。落日照高楼。晚霞山顶浮。叹桂花、泪湿双眸。唯赴东篱同赏菊,尚可解、内中忧。依词林正韵校验,格律平仄符合。上阙以一叶揭景铺叙感叹时光如季秋水过东流,词境曲婉如落花对流水般,下阙抒情忧思收尾渐渐舒缓转解释然。赏析全篇情感细腻,小感高楼二字现代化冲淡些许韵味,个见。感谢您的来稿。 6、七绝·米粮咏(新韵) 关世申 空厦危楼千万座,不如一道米粮川。 黎民饥饱关天下,粒粟虽微重泰山。 全诗合律。米粮川,指盛产米粮的平川地带。作者立意深刻,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却又最容易忽略的题材入手,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而不仅仅是小家碧玉般的无病呻吟,值得大家赏学。起承两句,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彰显了“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直奔主题;结句就题而结,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谢谢关老师赐稿! 7、七律·立冬 素心 彻宵寒雨助凄凉,晓色栏杆透晚霜。 秋水江枫红愈盛,冷晖篱菊瘦犹香。 鸿归燕去随云性,梅发松高待雪妆。 柿挂南枝人半老,繁花不与论优长。 全诗格律准确。对仗工稳!结句“南枝”在古诗文中多有引用。“柿挂南枝人半老,繁花不与论优长。”由物及人,读起来有立冬并悲秋的感觉,更有去国怀乡的惆怅!问候诗人! 8、七绝·早市卖粮农 王庆波(万劲波) 高楼角落倚蹲墙,车小箩多卖口粮。 钞碎慢收回首看,“万斤够买一张床?” 本七绝应是诗人所遇有感而发,立意清新、对比强烈,"万斤够买一张床"应是喑喻房价过高。诗歌是用形象表意,作品不喊口号,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通过卖粮农的艰辛表达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如果万斤粮食买不来一张床,那么谁来种粮呢?都去搞房地产,搞金融吗?倚蹲墙,诗人反复推敲,是否可用"倚围墙"替代,个见,再期佳作! 9、七律?游熊岳望儿山 俞文利 孤峰突起势巍然,闻到由来大爱传。 勇士从征风凛凛,慈心倚盼夜悬悬。 望儿塔下寻新句,念母祠中敬古贤。 挹掬湖山清冽水,衷情点点入甘泉。 注:高文才诗歌《熊岳故城》题记,清乾隆二十九年(),为加强新疆伊犁边防,从盛京各地征调锡伯族军士西迁戍边屯垦,其中即有熊岳古城永妥里氏的锡伯人。望儿塔、念母祠,均为望儿山景区之景点。 全诗合律!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文字功力深厚,大爱无疆的慈母情怀跃然纸上,情感描写催人肺腑、情真意切!佳作耐品,再期佳作! 10、五绝·秋趣两首 曹帅 (一) 自饮秋篱下,邀来半叶枫。 弹杯无一菜,对望两潮红。 (二) 小径绕山行,秋枝又演兵。 微风擂战鼓,卸甲一身轻。 两首小诗各有情趣,活泼自然,尤其是第二首末句:卸甲一身轻,更见灵光,赞! 11、七绝?豆腐匠 曹帅 月照村庄数九天,炉膛慢火起炊烟。 盘中一缕蒸腾气,欲把妻儿扛上肩。 格律准确。作者诗语诙谐有趣,小诗写豆腐匠的辛苦劳作,有画面感,结句出彩,耐人寻味! 12、七律·立冬金彪湖边老柳倦声飞,莫道西风凋翠薇。欲渡寒蓑芦雪隐,闲看淡雾雨烟霏。云头载恨霜无尽,水上凝愁鸟已归。数点菁葱苍竹碧,高松遥寄远峰巍。 “数点菁葱苍竹碧,高松遥寄远峰巍”,美!作品用白描的手法,将初冬的景象,通过优美的诗句娓娓道来,格律准确,对仗工稳,遣词生动,起承转合有序。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13、七绝·山色 絮冬 秋霜尽染万千枫,流照烟浮别样红。 欲问乡亲尘外路,飞神一骑到仙宫。 这首诗描述了深秋时节,登山赏枫的情景。“尽染,流照,仙宫”等物象,写出山景之美好。前两句映日枫红,画面感强,紧扣主题。后两句有感而发,宛如仙境,以赞语作结。写法上,承转有致,虚实结合,结构严谨。荐读! 14、七律·绿江村晨景 王树萱 二江合一抱村流,两国群山云拂头。 破晓鸡鸣催旭景,清晨雾散见渔舟。 无缘川渚鸭和鹭,中意阳坡羊与牛。 对岸孤碉有人否,可曾遥羡界疆游? 问候诗人好!一个私藏在中朝边境的小村庄,让作者描述的惟妙惟肖,笔者将我带到了小村的早晨。诗格律准确,铺叙承接的井井有条,赏学!您未填写姓名,下次注意。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15、七绝三首·沈阳初冬即时 陈巨昌 (一) 初冬未见朔风飘,柳叶鹅黄曼妙揺。 坐钓平湖悠自趣,辽河十月泛春潮。 (二) 多年少见暖初冬,众里寒门绽笑容。 早市灯红人接踵,清香果菜未冰淞。 (三) 毕竟清秋去远声,天时节气自恒程。 朔风乃是冬之主,雪沃苍山冷蕊荣。 三首七绝格律准确,语实意深,虽然小阳春天气给人的感觉是暖暖的,但毕竟违反了自然规律,雪沃苍山会逐渐消退,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难题,有待各国合作解决,参加《巴黎协定》的国家更不应擅自退群,避免对世界产生灾难性后果。朔风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西北风。问候诗人,再期佳作! 16、寒衣节立华 初冬时节雪纷飞,枫叶浓妆点翠微。谢豹无巢鸣野树,潸然挂泪送寒衣。 诗作以寒衣节的景物来衬托情感,是一个非常老练的手法,借景抒情反而比直白表达出来更能打动人心,结尾如果能再含蓄一些就更好了。谢豹,指的是杜鹃鸟,吴地人的一种叫法。“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 17、七律·水岸初冬 关东秋影 清霜浸染万枝凋,云淡烟疏水映桥。 弥望川光开倦眼,频依树影健寒腰。 横塘九里夕香散,曲岸孤船幽梦摇。 乌鹊叫醒葭上月,垂钩向晚羡渔樵。 一首写水岸初冬的诗,由白天写到晚上,横塘、曲岸,幽梦、夕香,葭上月,水映桥,移步换景,意境美好,虽然是初冬时节,却依然有一种淡然之美。全诗写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在景中。 18、五绝·无题雒少华 雨沥初冬日,晨来未得晴。烫壶家酿酒,盘算备农耕。 和律。诗作“无题”但其诗在无题之中确表达了很深的感悟。开篇有“雨”,转接“未晴”,合句在开篇两联基础上格调更上一层次。品酒中盘算来年农耕,虽无题但意境更深远,在作者眼中这是一场好雨!结句给力!赞赏。 19、五律·观姚明老师画展 素心 气韵生飞白,襟怀咫尺间。溪桥烟月静,野寺钓船闲。枯笔皴高树,清毫破远山。红尘如水墨,浓淡总相关。 依平水韵校验格律符合,步诗入情,观画其中,起承转合间阅读如临其境,仿佛和作者一样在现场观摩画家挥毫创作,犹如一幅枫桥夜泊。笔法纸墨里,物象应对景中,移模远近高低处,画家遇了知音赏析味道浓郁。作者诗意呈现完美传情传神,韵致雅丽尾联语到关情,诗画相承相托。感谢您的来稿。 20、七律·感悟厚德载物杨帆 转世青莲德自香,众生普度善慈航。婷婷依水姿悠立,脉脉凌云道远翔。齐放百花经史著,争鸣三教子君章。厚非无碍风和月,壮丽梧桐引凤凰。 一首“厚德载物”周易名言感悟诗,诗意厚重,哲理性强。“青莲”、“普度”佛家语应该是此诗的着力点,然后跟进描述,以物托志,层层深入,进一步写出作者对“厚德载物”的思考与认知;以景作结,紧扣主题,写出了君子之风。作品引经据典,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热爱,令人振奋,给人以启示。荐读! 21、七绝·无忧 关世申 人生纵有三千事,我亦犹然一笑中。 闲品清茶吟玉月,妙诗写满半星空。 作品格律准确,诗作洒脱精妙,语言流畅富有韵律美,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表达意境完美无瑕!问好作者! 22、五绝·雨天接外孙放学有感 王雅君 撑开高伞聚,雨打韵声哗。 放学人如海,春光到万家。 诗是生活的艺术反映,也永远是生活的艺术反映。接孩子放学,很寻常的事,作者却于平常处觅诗情,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生活美好。起两句渲染了不辞辛苦的家长冒雨接孩子,“撑开”有张力,“高伞聚”,画面感很强;“雨打韵声哗”又加入了画外音,进一步渲染了家长的焦急、辛苦;转句也是我们寻常看到的放学情景,孩子们如潮水一般涌出来,奔向各自的家长,雨天浓浓的亲情令读者倍感温暖;“春光到万家”神来之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花朵、是春天、是希望。尾句提升诗境,有回味。问候作者,再期佳作! 23、五律·他乡遇雪 曹帅 不觉西风冷,悠悠落雪天。 苔痕辞往事,脚印送流年。 小径将留客,空庭已入禅。 何时归故里,得失也超然。 此绝意境高雅,转合自然,冥冥中给人以空灵飘逸之感。尾联“何时归故里,得失也超然”耐品。“脚印”一词较为平淡,这种师古的律诗应尽量追求典雅为是。个见! 24、西江月·子君安好便是晴天! 杨帆 凛冽冬宵梅雪,温馨春日鸳鸯。泰来否极好风光。命起落情何往? 桃李艳描云锦,竹松劲赋天章。胸怀山海壮歌翔。梵乐起人无恙。词格律准确,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浑融,寄托了诗人的美好情怀,选材用词优美。期待更多佳作。 25、东风第一枝?贺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史达祖体) 期盼 五女飞翔,身披金色,傲游冲入云雾。九霄轨迹艰程,取样汉河疆土。嫦娥挥袖,月球入、桂香深处。玉兔笑、谁入寒宫,后羿解开愁绪? 跨世纪、科技驾驭。万里魄、震惊环宇。攻坚引领前沿,巧匠能工神序。举杯畅饮,千盅醉、赋诗欣语。普天庆,爆竹声声,飞跃顶端今武。 词格准确!这是一首气势恢宏,情真意厚的颂扬作品。上阙以拟人化手法展开,造境生动,词语顺达。下阙言情,景情抒发紧密,情抒自然,语句顺畅,格调高雅!作者爱国之情在词作中尽显。赞赏! 26、琐窗寒·嬉雪(周邦彦格)刘娜 舛错庚年,红尘浸染,碎琼初定。冰荷静守,倾折一塘孤影。六出公、有待令威,泥壶煮雪迎窗听。北风频呼啸,依然有梦,炳灵神孕。 须等。专心迎。雪中踏足印,问娃可冷?酣欢无限,屋里是颇难请。太顽皮、两颊通红,好似野马扬鞭骋。盼春归、百样花开,万物开颜醒。 作品格律准确,遣词生动诙谐,用典自然,承转有序,佳句连连。其中上阕的“冰荷静守”、“一塘孤影”、“泥壶煮雪”、“北风频呼啸,依然有梦”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六出公”,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典出于唐代诗人高骈(pián)的《对雪》之“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下阕词风一转,用白描的手法将孩童在雪地里的嬉戏,刻画的极为传神。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27、鹧鹄天·冬韵有怀 张淑艳 水瘦霜寒万物微,双轮日月瞬间回。 蝉潜地下蜕仙变,鸟立枝头叹叶飞。 冰含水,雪凝梅,三分谦逊暗香菲。 且将心事随风去,我伴青松沐夕辉。 词作格律严谨,铺排得当。上片用“霜寒”、“蝉潜”、“鸟叹”等意象,描写出冬季万物凋零的景象,描景生动。下片写出在寒冷的季节“梅”以它富有张力,且明媚的色彩成为冬日一道瑰丽的风景线,并伴青松沐夕辉,表达出作者对岁寒之友的精神赞颂和由衷的喜爱之情。词作写景抒情,情景浑然一体。荐读。 28、七绝?粮食安全(新韵)俞文利 久谓年丰心始安,服帛降鲁有齐桓。主粮进口当兢慎,饭碗还需自己端。 小绝阐明大道理:“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帛:丝织物的总称,服帛降鲁出自《战国策》。诗人出典,粮史故事告诫国人,没有粮食,何谈国家稳定,温饱不解决发展就是空中楼阁。确保“红线”底线”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诗作立意鲜明,用典恰切,发人深思。赞!问好作者! 29、七律·苏轼曹帅 被贬天涯知冷暖,浮沉宦海拓疏荒。芒鞋踏去青山远,竹杖寻来小径长。但使诗文多润土,何堪利禄早蒙霜。先生把酒呼明月,只在沙洲望故乡。 七律一首,格律准确,对仗工稳。诗作豪放大气,起承转合有序。首联写了苏轼命运多舛,遭排遇贬的艰辛;颔联自然承接上句,突出了苏轼在官场中几度沉浮,四处奔波的不易;颈联笔锋一转,与其追名逐禄,不如用诗文教化一方,名垂千古;尾联又将豪情拉回到现实,身在他乡只有把酒对明月,寄托情思。作者用“知、拓、踏、寻、呼、望”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呼字更体现出苏轼的孤独、凄楚与豪气。赞!佳作赏学,再期佳作。 30、七律·三十年重聚 清音 韶华二八缘初识,心与微波动古城。 今日红廊寻旧迹,几回曲径踏秋声? 相逢南北三千里,共忆冬春四载情。 残酒晓风催客路,灞桥柳暗月空明。 注:微波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三十年前我们大学共同学习的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作品通过故地重游的形式,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珍惜之情。格律准确,对仗工整,铺排有序。遣词造句典雅细腻,尾联的意象表达犹为突出,能够更丰富诗意层次。 本期编辑:俞文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zysx/129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