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大学校园里 有这样两个团体 一个活泼灵动、舞姿妙曼 一个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它们分别是 厦门大学艺术团体育舞蹈队 和厦门大学登山队 这两个团体自成立以来 均受到大量同学的欢迎 且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不小的成就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它们背后的故事吧 01 厦门大学艺术团体育舞蹈队 厦门大学艺术团体育舞蹈队的历史 可以追溯至年 到如今,它已走过了近15个年头 这样一个年轻且富有活力的团体 为厦门大学增添了许多亮色 舞队致力于培养 热爱舞蹈且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舞蹈人才 他们在艺术团举办的各种晚会上进行演出 并且在各种舞蹈比赛里频频亮相 忆往昔风流 舞队的发展历史 一路伴随着荣耀 队员们在各类比赛中披荆斩棘 斩获了大大小小各种荣誉 每一份荣誉 都是艺术团舞蹈队发展的见证者 正如舞蹈队队长所说 “我们不是每一个瞬间都美丽, 但我们努力在每一个瞬间。” 日常训练中 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舞蹈队秉承着 “队伍专业化、管理严格化、节目高质化”原则 旨在建设出更好更优秀的队伍 将日夜的苦练厚积薄发 化作赛场上灵动优美的舞姿 在每一次的比赛前,舞队的指导老师 都会对队员们百般叮嘱、千般照顾 队员们也彼此相携、认真训练 将“团魂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舞蹈队员轻快的身影 不断地旋转、舞动 承载着一个个纯净的心灵 以及炽热的梦想 奔赴理想、不尝倦态的意志和信念 不仅体现在舞蹈者优美的身姿中 也体现在登山者坚韧的脚印里 02 厦门大学登山队 厦门大学登山协会 成立于年3月16日 是中国南方首家高校登山社团 也是中国影响力最广泛的大学生户外社团之一 登山、攀岩、骑行、徒步、溯溪、 定向越野、野外生存 各项户外活动无所不包 厦门大学登山队也于同年成立 它是福建省第一支学生登山队 在过往19年的征程中 登山队的足迹遍及启孜峰、唐拉昂曲峰、 念青唐古拉中央峰、玉珠峰... 数峥嵘岁月 1 年8月8日 厦门大学登山队10名队员 成功登顶海拔米的西藏姜桑拉姆峰 并且全体队员于当天平安返回登山大本营 大二的雷晓悦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提到 厦大登山队由11名学生和1名教师组成 仅有2名同学在攀登过程中 因为身体不适放弃登顶 其余队员继续向顶峰前进 每当雷晓悦提起这次经历 都感慨万千 登山队于6日抵达海拔米的一号营地 一边开展冰雪技术训练 一边等待登顶合适时机 在一号营地坚守两晚之后 姜桑拉姆峰在8日凌晨迎来了晴好天气 于是在4名专业高山向导的带领下 登山队队员于凌晨4点出发 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攀登 于早上9点半左右达到顶峰 “成功登顶时大家都很激动 我们在顶峰拍照留念 有人录下了登顶感言 结果说得语无伦次 还有人在山顶上直接哭了出来” 2 甲岗峰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境内 海拔为米 是冈底斯山支脉申扎杰岗日山脉主峰 年 厦门大学登山队登顶甲岗峰 在此地首次留下厦大人的脚印 3 尽管厦大登山队的战绩很辉煌 但登山队人的生活里 从未缺少过刻苦的训练 对他们而言 十里白沙漫漫长路,幸而有风无雨午后树下缕缕清凉,难得有我有你每日的记忆来自海边的拉练每日的收获得于白城的训练 集训的日子是负重爬楼的一天 是背沙,背书,背水的一天 一步步向上的过程中 肩膀上好似有千斤重 让人感到吃力与疲惫 但训练完毕后的放松按摩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就连手中的西瓜也比任何时候都甜 对于登山人而言 跑步前的紧张 爬楼时的疲惫 放松时的舒爽 西瓜的香甜可口 都将化为未来的回忆也切实地让他们感受到雪山更近了一步 在登山人眼里 攀登就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 他们一阶一阶向上攀登到顶后的暂歇不是终点 而是意味着继续前行楼道内汗水痕迹是他们的奋斗轨迹 很累但是找不到理由放弃因为最美的地方在前方最爱的人在身边 即使双手磨破 也要让夕阳涂抹小路 纵然双脚磨破 也要让荆棘变成杜鹃 在艺术团体育舞蹈队成员和登山队员身上 我们可以都感受到不服输、不怕苦的气质 而这种气质 正是厦大人身上“厦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行为 用实践证实着汪国真的那句诗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总有一天他们将各奔前程 但身上的“厦大精神”将成为他们的财富 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文/传播学系本科生党支部潘德明 图/厦大微博 编辑/胡煜苗 厦大新传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