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代人读洪应明《菜根谭》,还有价值吗?答案无疑是明确的。一、可以为我们的为人处事,提供有价值的引导和思路。据记载,曾国藩非常喜欢《菜根谭》,他曾经跟弟弟曾国荃说:“齐家保身,防微杜渐,一定要读读《菜根谭》。”曾国藩功高盖世,却能以功名而终,正是因为《菜根谭》对其影响很大。二、可以为我们的企业和生意,提供有创意有方向的策略指引。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说:“企业管理的专著可以不读,但《菜根谭》不可不读”,不仅仅是稻盛和夫,还有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都是《菜根谭》的忠实粉丝,可见其影响之深。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说法“南有涪陵榨菜,北有洪应明菜根”,“涪陵榨菜”的代表性品牌是乌江,“洪应明菜根”的代表性品牌是“粥绝配”,这个专注菜根咸菜的品牌,超初创意就来自创始人,熟读洪应明《菜根谭》的启发。所以说,读洪应明《菜根谭》,在民族复兴的路上,对增强民族自信,发掘传统文化优势资源为我所用,还是很有价值的。 今天也特地分享其中的典名句,读来大有裨益,一辈子会舒坦很多,希望能对大家同样有所启发#菜根谭语录# 与其练达,不若老实。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译文: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人,阅历不深,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各种奸谋技巧往往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老实人诚恳的对待生活和人事,往往也最容易成功。一个正守准的人会因为阅历增加而变得稳重,不会丧失细腻坚守的原则以及道德底线,这种人朴实、坦荡、大度。生活很简单,我们以什么样的度对生活,生活就反过以什么样的态度回报我们,如果一个人投机取巧,生活就会反过来以同样态度对待我们,一个人忠厚老实,生活也会诚恳待他,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放下心中执念,其实就已经足够了。春秋时代,献公死后,公子重耳被赶出国,介子推跟随其在外流浪长达19年。在最因苦的情况下,介子推割肉给重耳充饥。重耳感动得泪如雨下,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公。后重耳回国继承君位,介子推为了国家复兴,不计较个人得失,功成身退。重耳大赏有功之臣时,介之推却不愿意领赏,一直呆在家里侍奉老母。很多人不解,写下《龙蛇歌》提醒晋文公,晋文公省悟后,让人全国遍寻,发现介子推在深山,因山中难行,有大臣献计“三面点火,留下一方”让介子推背着老母出山,当时正值清明,绵延山顶风大,火越烧越旺,三天三夜后仍不见介子推。晋文公派人登山寻找,在一处洞穴内找到半张破草席,只见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酒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正是因为这种朴实、面对名利不动坚守的品格,很多人都将介子推和屈原相依并论,推出了“南有屈原,北有介子推”的说法。他用这种坚守本心,崇尚道德、忠孝、仁义教化天下。以淡泊名利、不求回报的品格称为千古佳话。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zysx/154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