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登山七原则爱户外,保护生态

发布时间:2017-1-2 12:41:36   点击数:

生态登山希望保持山林的原貌,也希望上山来能够细细欣赏山岳的生态之美,或许是深山莺的叫声,或许是云雾飘渺的静谧,登山者应该留给其它人一点体验自然的机会,而不该以自己的方式,剥夺别人享受山林的机会。

生态登山七原则:

一、事前充分的计划与准备

1.必须了解你即将前往旅行的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相关的特殊管制规定。2.对于严峻的气候、可能的危险以及紧急事故的应变要有充分的准备。3.规划你的旅行日期,避开尖峰的热门时段,降低对当地环境的集中负荷。4.以小队伍的方式进行旅行,将大团体拆成4-6人的小队伍。5.使用地图与指北针定位,减少路标、旗帜或岩壁图说的使用。

二、在能够永续的地点上旅行和露营1.永续的地点包括既有设计好的步道、露营区、岩石地、砾石地、干草原或者雪地。2.露营至少要远离湖岸或河岸60公尺远的距离以保护当地的水生环境。3.好的扎营地点是用「寻找」而来的,而非「创造」出来的,扎营在与一般不同的地点是没有必要的。在较热门的旅行地点时:1.集中在既有的步道系统与扎营地点活动2.沿着既有的步道中央行走,踏着相同的足迹前进,就算是积水或泥泞也不改变步径。3.尽量缩小营地的规模,尽量在植被已经消失的地方进行活动,而不要再制造另一个没有植被的地方。在较原始而少人去的地点旅行时:1.尽量分散人为的使用与干扰,避免制造出新的路径与营地2.尽量避免扎营或使用那些人为干扰对生态刚开始产生冲击的地点,避免冲击的扩大与持续。

三、适当的处理垃圾1.将所有垃圾打包起来并带出野地,详细检查营地或休息点是否有遗留的垃圾或食物残渣,记得将所有垃圾、剩菜以及饮料带出野地。2.办事的艺术3.要大号的时候,必须在距离水源、营地或者步道至少60公尺以上的距离,挖出一个20公分深的洞来进行,事后并加以掩埋,并伪装、恢复成原来模样。4.要记得将办事后的卫生纸或其它卫生用品带出野地。5.如果要洗澡或者清洗餐具,必须提着水到距离水源60公尺以上的地方进行,并使用少量的可生物自然分解的肥皂。并在菜渣过滤之后,再将洗过的水倒掉。关于垃圾的处理,不能腐化的垃圾必须带下山「应该」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可腐化」的垃圾是否要带下山?常常在山上听见许多人说「食物、果皮、卫生纸这些东西一下子就腐烂了,还可以成为大地的养分呢!」,遂依此成为乱丢垃圾的理由。生态登山的基本观念,凡是不属于这里生态环境的,就不要影响到它原有的面貌与生态。因此,人类的食物不仅使景观变得脏乱,更有可能影响到当地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况且,就算果皮会腐烂,也是好几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这之后的登山者便得一路看着果皮上山了,这是不尊重其它登山者权益的作法。关于卫生处理,生态登山推广不使用卫生纸的卫生方式,否则也要将使用过的卫生纸带下山。根据国外的研究(McGivney,),在高山上干冷的气候之中,就连埋在土里人类的排泄物经过一年都依然存在,更不用说卫生纸了,因此,将卫生纸带下山或者使用天然的树叶苔藓,才是登山者负责任的作法。至于厨余的部分,这牵涉到上山前的准备,粮食应该做精准的控制,才不会发生剩一堆面饭往山里倒的情况,每次经过热门路线的山屋,几乎都可以看见一堆堆的厨余倒在不太隐密的角落里,形成景观上的极大破坏。生态登山的原则,所有食物都要吃完,以免增加对环境的影响。而锅碗清洗的方式,最好是连细小的菜渣都吃进肚子里,否则,也必须使用滤网加以过滤,在将菜渣装入垃圾袋中带下山,以免对水源与环境造成污染。垃圾的处理看起来似乎只不过是「不留下任何垃圾」而已,但是要做到这样,其实必须注意到许多细微的小细节,才有可能达成任务。而这些生态登山的方法,并没有任何实行上的困难,只是意愿、理解与责任感的问题而已。四、将你发现到的任何事物回归原状1.保存过去的原貌:对于古老的历史或文化的遗产和物品,可以仔细观察检视,但不要加以触摸。2.将你所发现的包括岩石、植物或其它自然的东西,保留你发现他们时的状态。3.避免引入或带来非当地原生的物种。4.不要建造任何建筑、家具或挖掘沟渠之类的人造设施。生态登山的原则之一,便是要将发现到的事物回归原状,这项原则起源于保护美国的许多珍贵的印地安人遗址与文物。有人或说,与其让这些东西放在这里坏掉腐朽,不如带回去珍藏,这样的说法,就如同看见珍贵的野生兰花,便拔回去养植一样,纯粹站在自己利益为思考出发点,值的批评。珍贵的文化遗址,如果政府尚无法加以保护,登山者应该设法让它保持原有样貌,让其它的有心人也有机会看见这珍贵的文化景观。五、将营火的影响减到最低1.在野地里营火可能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尽量使用轻便的炉具来炊煮,并在夜晚享受蜡烛的照明情趣。2.在准许生营火的地方,使用既有的炉架、炉灶或既有的生火地点。3.只捡拾散落在地上可以用手折断的树枝,生一个够用的小火就可以了。4.将所有的树枝和木炭烧成灰烬,将余火全部熄灭之后,再将冷却的灰烬加以分散,恢复旧观。高山的树木生长不易,在短时间被砍伐是很可惜的事,也将严重破坏高山的生态环境,就算是枯枝也可能是昆虫的家园或是土壤养分的循环来源,如果大家都有足够的保暖衣物,是否便能改以蜡烛灯或者营灯来替代营火,还给高山一个不被破坏的景观,值得大家思考。此外,由于营火的善后没有处理,用石块围成的火圈,加上没有烧成灰烬的木炭,暴露在营地上,不但形成脏乱的景观,更会吸引其它人将垃圾丢进火圈之中,因为想说之后有人会起火,将这些垃圾烧掉,便因此成了一圈圈的垃圾场,甚至许多铁灌、瓦斯罐等,烧不掉的垃圾只好一直留在高山之中。有必要重新反省烧营火的习惯与方式,就算当地有足够的木柴,也必须在烧完之后,让景观回复到之前的模样,而看不出有烧过营火的痕迹,这可以参考国外生态登山的营火方式。六、尊重野地的生命1.在适当的距离之外观察野生动物,不要跟踪或尝试接近牠们。2.绝对不要喂食野生动物。喂食将破坏牠们的健康、改变牠们的自然行为,并且使牠们暴露在掠食者与其它的危险之中。3.小心储存自己的粮食与垃圾,以保护自己与野生动物的安全。4.随时控制好自己带来的宠物,或者干脆不要将宠物带至野外。5.在某些特别的时候不要去接近野生动物,包括求偶期、筑巢、生育、照顾幼子,或者冬天的时候。七、尊重其它旅行者的权益1.尊重其它的旅行者,并保护其它人旅行经验的质量。2.保持应有的礼貌,让道给其它也在在步道中的旅行者。3.在离开步道或其它人的地方扎营或休息。4.让自然的当地声音成为旅行的声音,避免喧哗或制造噪音。在山里,相信大多数的登山者或旅行者的目的是要享受山林的感觉,而非将都市的生活方式搬到山上,如何让自然保有其原本的气质,原来也需要登山者动动脑筋才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最新活动----11月婺源赏秋欢迎分享欢迎加入小飞峡队,一起愉快出行!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zysx/63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