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一、霜降节气介绍 1、节气概括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2、气候特点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3、节气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二、霜降节气养生及保健 1、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同时容易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了。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2、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特别提醒,秋天人体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手足保养上,要保持双脚干爽。鞋要穿宽松些,袜子要透气护肤。霜降时节,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此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早晨卧室中积蓄着肌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3、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时秋高气爽,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气温较低时,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4、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植物枯黄,树叶凋零,触景生情,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可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 5、防病:重在保暖顾护阳气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这段时间里,大家可以通过适当食疗来补足阳气,驱走寒气,比如当归、桂圆、生姜都是很好的食材。 三、霜降节气小儿防病 “霜降”之时已经进入深秋,天气也渐渐变干燥,忽冷忽热,宝宝很容易受到感冒的侵袭。尤其是抵抗力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天气干燥,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儿童在深秋季节更应多“保健”,在节气到来之际做小儿推拿,防病于未然。 ”霜降“小儿防病方法 1、防秋燥: 燥邪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幼儿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因此,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湿邪: 霜降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腹泻等症状。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秋季幼儿养生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食物为主。如莲子、薏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3、防秋郁: 秋季幼儿保健养生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其次要适当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保持快乐,如散步、登山等。 4、防贼风: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幼儿生病,被中医称为贼风。受到贼风侵袭,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等。 四、霜降节气小儿推拿 (一)节气推拿改善宝宝体质 “节气推拿”就是在时令节气的关键时间点,根据小儿阴阳穴位的特性及自身体质特点,采用穴位推拿方式,帮助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的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疾病,增强小儿抵抗力。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上医治未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小儿节气推拿的意义在于让宝宝能够适应节气变化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既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又能提高宝宝自身免疫力,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哪些孩子适合做节气推拿? 1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的孩子,节气期间最易病邪犯肺,所以需要推拿增强肺功能。2.慢性疾病需要调理体质的孩子。如: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疳积、厌食、腹泻疾病。3.需要保健的孩子,上医治未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霜降养生食谱板栗炖乌骨鸡材料:鲜板栗10枚、乌骨母鸡一只。 做法: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洗净晾干。将乌骨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没过,入生姜,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乌骨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肺肾。板栗,补肾强筋。 冰糖烤梨做法:雪梨洗净,切开4块去芯,再用牙签戳合;烤箱℃,烤1个小时,取出拆掉牙签,放入冰糖;再把有皮的一面朝上放好,覆盖保鲜膜,静置2小时等出水;出水之后,盖上锡纸,°烤制1小时,把皮剥掉淋上糖浆就可以了功效:霜降时节吃秋梨是个不错的选择。梨味甘性凉、微酸,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 酸菜芋头汤做法:将酸菜洗净沥干切成丝。芋头刮去皮后洗干净切块;豆腐皮洗净切丝;小葱洗净切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浓汤宝煮至溶化沸腾,依次加入酸菜和芋头同炖,待芋头8成软时,加入豆腐皮丝继续煮至芋头软糯,撒香葱碎淋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芋头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老鸭汤做法:白果去皮,去除中间的胚芽(胚芽含氢氰酸有毒)。炒锅中不放油,大火烧热,放入鸭块和姜片翻炒,炒至鸭肉的水分收干,闻着没有腥味,关火盛出。将炒过的鸭块放入炖锅中,倒入没过鸭块的水,煮沸后捞出。炖锅中再次加入热水,将鸭肉再大火煮开,放入白果、桂圆干,改小火炖一小时,调入盐,即可。 功效:鸭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萝卜包肉卷做法:大萝卜削皮,洗净再切薄片。鸡肉、猪肉剁成肉馅,和香菇、豆粉、鸡蛋、盐、鸡精、花椒面一起调和均匀作馅用。白萝卜烫软捞出(大概1分钟左右),把肉馅包在萝卜里,用葱叶扎紧,蒸8分钟(水开后才上笼)。另一口锅加油烧热,放入耗油、枸杞和少许水,再用豆粉调成汁,淋在萝卜上即可。 功效:冬吃萝卜夏吃姜,配合了季节的寒热性,来进行阴阳调理。萝卜有消食、降气之功,对气管炎和咳嗽有疗效,所含木质素和辛辣味成分有防癌的功效,且富含维生素。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霜降养生小口诀”吧~ 霜降 霜降露凝百草枯, 要护腰腿壮筋骨, 早晚温差寒暖变, 秋燥寒凉致病端, 动静结合防咳喘, 柿栗萝卜葱梨鲜。 童元堂霜降节气(10月23日)推拿预约中 10月21~25日五天,以往冬天容易过敏性咳嗽,久咳,肺炎或支气管炎,鼻炎的宝宝,建议连续这5天保健推拿调理。防秋燥、勤推拿、不生病、长个子??????成人艾灸也在同步预约中,由于节气推拿的小朋友比较多,为避免您长时间的等待,请提前一天与我们预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