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吕布齐名的武将,曾经吓跑吕布,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4/10/17 11:36:58   点击数:
普通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5599614.html
卓兵大败,退三十余里下寨,聚众商议。卓曰:“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帐前一人出曰:“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两句话说出吕布的本质,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卓大喜,观其人,乃虎贲中郎将李肃也。卓曰:“汝将何以说之?”肃曰:“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先赞赤兔马一句。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卓问李儒曰:“此言可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看这翁婿两人,口口声声要夺取天下,实在可笑。卓欣然与之,今天不吝惜一匹宝马,他日却因一个美人,导致父子反目,这是为什么呢。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李肃赍了礼物,投吕布寨来。伏路军人围住。肃曰:“可速报吕将军,有故人来见。”军人报知,布命入见。肃见布曰:“贤弟别来无恙!”布揖曰:“久不相见,今居何处?”肃曰:“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又称赞赤兔马一次。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先不提这是董卓的宝马,有意思。布便令牵过来看。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最后从吕布的眼中看着浑身都是好处。层层递进。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布见了此马,大喜,大将爱宝马。谢肃曰:“兄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肃曰:“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布置酒相待。酒甜,肃曰:“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来。”妙在同乡称“令尊”,一定以为是指吕布的父亲。布曰:“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肃大笑曰:“非也!某说今日丁刺史耳。”妙哉,这明明是羞辱吕布。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逼吕布自己说出,更妙了。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步步紧逼,居心险恶。布曰:“恨不逢其主耳。”逼吕布自己说出来,用心险恶。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又近一步紧逼吕布。布曰:“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等吕布自己发问,妙哉。肃曰:“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切入主题。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布曰:“某欲从之,恨无门路。”等吕布自己说出来,妙哉。肃取金珠、玉带列于布前。宝马与金珠、玉带分两次取出,前后有序。布惊曰:“何为有此?”肃令叱退左右,告布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最后才说出答案。布曰:“董公如此见爱,某将何以报之?”肃曰:“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布曰:“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等吕布自己说出来,妙哉。肃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好坏啊。布沈吟良久曰:“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何如?”每句都逼吕布自己说出来,李肃好厉害,好坏。肃曰:“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等吕布自己愿意,才催促他。布与肃约于明日来降,肃别去。是夜二更时分,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原正秉烛观书,见布至,曰:“吾儿来有何事故?”布曰:“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堂堂丈夫,不肯认丁原当干爹,却愿意认董卓当干爹。哪里是干爹的问题?分明是宝马、金珠在说话。原曰:“奉先何故心变?”不叫吾儿了,改叫奉先。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军士散其大半。这一段文字主要写了李肃招降吕布,写得花团锦簇,非常好看。《三国演义》中,李肃主要以谋士的形象出现。李肃能言擅辩,带着赤兔马和金珠、玉带,几句话就成功劝说吕布杀死丁原,投降董卓,这完全是一个谋士的形象。后来18路诸侯伐董卓,华雄镇守汜水关,李肃也是以谋士的形象出现。孙坚军缺食,李肃给华雄出谋划策,“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坚可擒矣。”这一仗杀得孙坚落荒而逃,孙坚还损失了大将祖茂。孙坚是东吴政权的第一代开拓者,能力非凡。李肃能够想办法打败孙坚,能力也是非同一般。后来王允和吕布诛杀董卓,也是李肃三言两语就把董卓骗回长安,然后除掉的。但实际上在《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李肃却是以武将形象出现的。《三国志平话》中这样描述李肃,“太师领军兵五十余万,战将千员。左有义儿吕布,布骑赤兔马,身披金铠,头带獬豸冠,使丈二方天戟,上面挂黄幡豹尾,步奔过骑,为左将军。右边有汉李广之后李肃,带银头盔,身披银锁甲白袍,使一条丈五倒须悟钩枪,叉弓带箭。用文者有大夫李儒,用武者有吕布,李肃,三人辅佐董卓。”曹操还说董卓“有吕布、李肃,各有万夫不当之勇,无人可敌”《三国志平话》中,吕布甚至十分害怕李肃。吕布杀死董卓,李肃去捉拿吕布,吕布吓得一点抵抗都没有,慌忙逃跑。这样看来李肃好像比吕布还要厉害《三国志平话》中,李肃被说成了汉李广之后,有万夫不挡之勇,是董卓的左右手。要知道,在三国故事中,名将、名人之后都是非常厉害的角色。东吴孙坚是孙武子之后,马超是汉马援之后,曹操是汉丞相曹参之后,刘备是汉朝皇帝的后代。这些都是三国中非常厉害的人物。而李肃就非常奇怪了,既然是汉李广之后,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最后却只是一个配角,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李肃又无人可敌的武将形象还变成了谋士形象,最后被吕布轻易杀死。大家不觉得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李肃的形象变化很奇怪吗?其实仔细推敲,我认为是这样的。《三国志平话》是一个不成熟的话本,而《三国演义》则是经过文人仔细加工的,一些不合理的部分自然要修改、删除。《三国演义》要树立典型人物,突出主要人物吕布,自然要削弱配角李肃。《三国演义》中将李肃的形象由武将改为谋士,就突出了吕布的武力。而李肃的死亡也衬托了吕布的冷酷无情。起先李肃以同乡的身份去劝降吕布,吕布显得非常高兴。吕布见利忘义,投降了董卓。然后吕布起色心,要娶貂蝉,准备联合王允杀死董卓,让李肃诱骗董卓。吕布说“昔日劝吾杀丁建阳,亦此人也。今若不去,吾先斩之。”。这时吕布对李肃已经起了杀心。李肃也因为“董卓不迁其官,甚是怀怨。”去诱骗董卓。杀死董卓后,李肃打仗失败,吕布用“汝何挫吾锐气!”的理由杀了李肃。吕布要杀李肃,这完全是因为吕布的冷酷无情。吕布既然要杀董卓,那么就要杀死董卓以前的同党,为自己正名。李肃以前劝吕布杀死丁原,投降董卓,早就让吕布臭名远扬,这让吕布早就心怀怨恨。吕布杀死董卓之后,第一个要除掉就是李肃,可怜李肃一直没有察觉。李肃由武将变为谋士,让吕布杀死李肃变得非常容易。就这样,李肃由和吕布齐名的武将,曾经吓跑吕布的天下无敌的武将,变成谋士,轻易被吕布杀死。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请在下方留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ff/161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