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适合参加徒步、登山、露营、溯溪等户外健身运动。其中徒步、登山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愉悦精神,舒解心理压力。很多人习惯早晨起来进行户外运动,但要提醒大家:一是由于夏季清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导致含氧量低。二是清晨人体血液黏稠度较大,流动不畅,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要把夏季进行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的时间合理的推迟,才是最佳选择。一、夏季徒步、登山必备装备清单1、速干衣裤或皮肤衣:要具备防风、防水和透气排汗的功能。2、户外帽子或者百变头巾:遮荫纳凉,防止中暑。3、手套:选择防风、防水、耐磨的。4、登山杖:登山杖是徒步、登山必备装备。5、高腰登山(徒步)鞋:防水、防尘、防风、透气性要高。6、袜子:保暖、防风。7、雨具:防风防雨,保护携带户外物品干燥。8、炉具和套锅:野外用餐必备之用具。9、背包:根据路线距离选择适合的背包。10、防风帐篷: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11、地垫、防潮垫和睡袋:要根据温度选择合适的防潮垫和睡袋。12、头灯、营地灯、帐篷灯:野外照明必备。13、眼镜、救生哨、打火机、刀具、对讲机、身份证、高能量食品(如牛肉干、巧克力)等等都是必须准备的物品。二、夏季徒步、登山注意事项1、有备参加。夏季参加户外徒步、登山运动,一定要做到有备参加,注意安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运动健身效果。2、量力而行。徒步、登山时应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合适的距离、步幅、速度、高度。徒步、登山健身以达到出汗的程度为宜,但不宜大汗淋漓。3、掌握要领。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下山时不能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否则会使肌肉感受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4、选择路面。路面最好是山路或沙石路。提醒:混凝土或石面的路太硬,对关节的冲击力大。坡度不要太陡,上坡15至25度时,与平路相比能量消耗增加3倍,15至25度时,能量消耗则增加6倍。陡峭、坎坷不平的路面容易引起踝关节过度翻转造成扭伤。5、结伴而行。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6、掌握步速。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后再加快速度。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7、适度休息。徒步、登山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8、循序渐进。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登山,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9、防止脚打泡。徒步、登山时穿专用的徒步鞋,因为轻便、透气、防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防止脚打水泡。10、防止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对皮肤造成直接伤害,可穿着户外皮防紫外线皮肤衣,戴眼镜、帽子等进行防护。11、防止中暑。人的正常体温为36.5摄氏度。夏季徒步、登山人的体温会上升1摄氏度或者更高,因此容易引起中暑。中暑的症状: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痉挛,呼吸及心脏功能障碍。因此,要选择遮荫的树林或者是山区进行徒步,一般阳光最强的时间段应当休息调整,宜多喝淡盐水或者绿豆汤。要携带仁丹、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以备应急之用。18、防蚊虫叮咬。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由昆虫传播给人类。它们在叮咬发病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就会将病原体注入人的血液而发病。特别提醒年夏季林区蛇、蜱虫(俗称草爬子)较往年更多。防止叮咬,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三、不适合夏季徒步、登山的人1、腿部、腰部有疾病的人,比如关节炎、骨关节病、腰间盘突出和骨质疏松症等。2、冠心病患者,爬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身体负担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3、眩晕症患者,容易摔倒。4、高血压患者(超过mmHg),血糖很高的人(超过16.7mmol/1.mg)5、有化脓性疾病或者外伤未愈的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yd/158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