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登山初体验(上)
从奥地利Gro?arl回来,不知不觉已过去半月。 相较过去,此次旅行经历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装备齐全、正儿八经的登山。 我的婆婆是有二十多年经验的登山老手,她常常声情并茂地向我和我先生描述奥地利有多美、每次她又有多么地不想回到柏林。我总是不以为然:不至于如此吧。 终于,今年我们和她及其朋友们一同体验了奥地利登山行。 假期结束后,我只想说:真不想回柏林啊!啊啊啊!!! 在那些美丽的画面、鲜明强烈的感受从我的意识层面淡化消失之前,我决定写一篇旅行图文,以表纪念: Gro?arl由阿尔卑斯山贯穿西部及南部的奥地利,70%国土面积被山地覆盖,令奥地利成为登山、滑雪的旅游胜地。Gro?arl是奥地利的一个小镇,四面环山,总人口三千多人,几乎全民信仰罗马天主教。如今,旅游业是小镇的主要经济支柱。 我们住在半山腰的一所家庭旅馆。老板安东和他的太太三十年前创办了这旅馆。像这样的家庭式旅馆,在Gro?arl有很多。旺季期间,客人络绎不绝,周一到周日安东一家都很忙碌,打理业务,没有休息日。只有在每年十月十一月淡季之时,他们会关掉店铺,修养身心或四处旅行。 那几日我常常想,即便如此繁忙,每天醒来能看见大山,终身都居住在这么美的地方,不论如何都是一种奢侈的幸福吧? 旅馆前的景色 Gro?arl的气候变化大,且相当分明。我们到达的当天下午是大晴天,到了傍晚忽然下起大雨来,第二天早上又是蓝天白云。不论是下雨还是放晴,都相当地干脆爽快。 第二天一早,在旅馆吃过丰盛的早餐后。我们一队人便出发去往海拔米的Sch?dersee(某湖)。据说Sch?dersee通常是登山者的热身项目。它不算太高,难度系数和体力系数对热身来说刚刚好。 沿途风景很美。 和国内爬过的山不同,没有石梯都是野路,只有红白杠标识的路标。道路常是山石泥泞小溪,此刻,一双好的专业登山鞋便凸显出它的功用来(将在之后的登山装备中详细介绍)。 身体消耗大到一定程度,喋喋不休的大脑便自然放空。快到目的地之时,我忽然很开心,情不自禁唱起歌来。 目的地Sch?dersee,挺美。 一开始我还有点小失望,完全没有期待的“一览众山小”呢。 别忘了,这只是热身呀。 上山需要体力,下山需要专注。很多地方坡度很陡,每一步都要小心,不然很容易滑倒或摔跤。此时,深深体会到登山杖的用处(上山时还觉得一路拿着两支棒挺累赘的)。 全程下来四个小时,运动量适中。第二日不出意料的,全身肌肉酸疼。加上旅途的疲劳还未完全恢复,我们决定休整一日。 居然才写完热身部分!汗一个。稍安勿躁,接下来是第二座山。 第三日,一大早,我们和另一队人出发去往海拔米的Hühnerkarscharte。这一次,才算真正体会到登山的魅力。 初试登山,由有经验的人带领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熟悉线路,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一行七人里,除了我和我先生,其余都是登山老手。年龄最大的是位近七十岁的老伯,健步如飞。不禁喜欢登山,还爱攀岩。 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难度、对体力的要求、道路特点、沿途风景都不同。Hühnerkarscharte难度适中,风景优美,但距离很长,需很好的体力。 沿途偶尔有提供简单餐点饮料的牧场棚屋,如牛奶、咖啡,奶酪火腿面包等,是登山者们中途休憩很好的场所。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座山都有这样的棚屋哦,而且数量不一。所以提前要了解清楚,好准备适当分量的干粮。 牧场棚屋的厨房一角。棚屋是放牧的牧民们居住的地方。因旅游业发达,也同时开放给络绎不绝的登山者。 喜欢登山的原因之一是,不论是谁,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跋涉后,都展现出很真实、很童真的一面,心也更敞开。难怪说,大自然具有最强大的净化与疗愈功能。或者……单纯只是累到没力气伪装防备什么了。(笑) 途中遇到一朵美丽的蘑菇,旁边人说这叫“苍蝇菇”(Fliegenpilz),令人忍俊不禁。后来一查,才知人家的正统名是“毒蝇伞”,瞬间抹上一笔金庸武侠小说的色彩~当然,美丽的大都有毒。 那天基本是个阴天,偶尔晴上一阵,偶尔还会漂一阵小雨。对于登山来说,比起高温的大晴天,这样的天气反而更舒适。 每一座山峰顶上都有一个木制的大十字架,远远地看到十字架,就知道快到了。 登顶了。 同行的安妮笑说,她之前去瑞士登山,每次登顶都是蓝天白云,好无聊。如今总算欣赏到另一种风景,真好。 就像人生,总是晴天会无聊,总是阴天也会无聊,还是有变化好。 山间的气候变幻莫测,所以本地人常说一句很有智慧的话:别想太多,来什么是什么。 大山迷人的另一点是,沿途能看到很多动物。在外放养的牛、羊,猪,马等等,偶尔也能看到野生羚羊等。放牧在外的动物基本不怕人,甚至很愿意亲近人(特别是羊儿,一唤就过来)。这和当地人善待动物是息息相关的。 下山,一开始感觉轻松容易。但是,时间一长,总是承受重力的脚腕脚掌便开始叫苦啦。上山容易下山难,还是有些道理的。 然而,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身体力行,回到旅馆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坐到餐桌前享受晚餐时,那种愉悦畅快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饭菜也吃得比平日香几倍。 当晚,店老板安东说,明天他要带领一批顾客去攀登海拔米的Gamskarkogel。我的脚腕很酸痛,犹豫着要不要休息一天。 我婆婆说,Gamskarkogel的难度比今日虽更高,但非常美。况且安东是有执照的专业登山导游,有他的带领,将会是令人放心又难得的登山体验。 听后我决定同往。 第二日,果然如经验人士所说,一上路动起来,脚痛便消失了。因为有安东带领,队伍又壮大了。每次登山,都会遇到不同的人,这也是登山有趣的地方。 和前两次不同,各人按自己喜欢的速度行进,有时你在前,有时我在前。这一次,始终是安东带领,其余人依次默默跟在他身后,好像跟在领头羊后面一样。安东保持着不疾不徐的速度。一开始我甚至心想,哎呀怎么这么慢? 然而,持续几小时后直至登顶,安东的速度始终不变,距离却越拉越开,我才发现经验人士对于节奏、体力把控的到位。 一路上,安东时不时停下来下来向我们各种解说。例如,历史上的谁谁来这里做过什么事,又如何在独自探险时身亡(汗,所以千万不要单独登山);再例如,远远看到的每一种动物和飞鸟,路边的各种花花草草以及他们的特性功用。可惜我还不太习惯他那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德语,很多没听懂,但能明显感觉到他对大山深深的依恋与喜爱。 每一座山都很不一样。昨日路线变化多端,行进路线常上上下下。而今日却从一开始就一直往上,且越到高处越陡峭,十分地耗费体力。 终于到山顶了——也是途中唯一一间棚屋的所在地。又冷又饿累瘫的大家伙赶紧钻了进去(山顶气温很低)。点了咖啡,啤酒,茶和面包,补充体力。 棚屋内部的餐桌。 吃饱喝足后,又变得精神抖擞!所有人穿上备好的防水夹克,系紧鞋带,下山! 今天的气候比昨日更为阴沉,烟雨蒙蒙,如果天气好,一定能够一览众山小。然而,也正因为这些迷雾,让陡峭的下山之路变得不那么可怕了。都是雾看不清两边的悬崖,只要专心地踩稳脚下的每一步就好。 雨淅淅沥沥,越下越大。 在我们以为一路直下的时候,不知何时却又开始不停往上攀爬,累到半死,原来安东默默地将我们带到了邻近的另一座山头Frauenkogel(直译过来,叫“女人峰“)。后来,当他在又一岔路口,犹豫要不要顺便将我们带上第三座山头时,遭到大伙的一致反对。(笑) 不得不说,六十岁的安东,在大山上得像个二十几岁的少年。据说他每周都要登两次山,从山上归来换下登山装,继续工作毫不受影响,果然是大山之子。 下山时,因为聊天加上路滑一时没注意,我摔了三次跟头。有一次竟三人连环摔成一团——我第一个,我婆婆想要拉住我,自己却摔倒,后面她的朋友想拉住她却也摔倒。狼狈不堪、笑成一团。事后回想,真是蛮惊险的,因为摔倒的窄路上,左边看似杂草丛生让人不提防,实际上下面空空如也,是个高几十米的悬崖。 大自然虽然很美,但是也很无情的,人类对她来说,与花草无异。自己必须随时很小心。 归来后,当晚的饭菜更胜昨晚美味。登山的难度和归来后的喜悦程度果然是成正比的。前提是,在能力范围之内。比如,旅馆隔壁一家子跟着某登山老将去登了一座超险峻的山之后,之后的假期再也不想登山。 大山里的生活像一场美梦,真想在里面多待一会儿啊。Gro?arl没登过的好山还有十几二十座。 不过,再美的梦,时间长了恐怕也就腻了、审美疲劳了,老飘在半空可不行。就像一部电影,长短适中,意犹未尽最好。冗长拖沓反而不美。 嗯,还是得回到现实中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不过…… 总有一天, 我要再到山中去,回到大自然。:) 本想来篇精品游记,却刹不住车地变出一大篇流水账……说到底,登山的美好感受及个中滋味,无论如何都要亲自上山才能真正体会。 能耐住性子看完的你,辛苦啦! 下两篇,我将介绍奥地利之行的美食和必要的登山装备。有兴趣的童鞋,别错过哦~ ?以上图文均属亚尼原创,转载请注明漫画约稿,占星咨询请发邮件至:yani-huqq.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yd/16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