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有那么一位陈爷爷,已经81岁高龄的他,坚持跑完了42公里长的马拉松,收获了不少鲜花和掌声。据陈爷爷透露,他每天都会坚持跑步,已经坚持十几年了,跑步对他来说只是锻炼身体。其实很多人年轻时候都有一颗想要强身健体的心,奈何都是想得多做得少,直到年纪越来越大,才渐渐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好处,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健身大军,选择的方式无非是跑步、登山这些。但是前段时间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说50岁以后的人不能跑步登山,否则会伤膝盖,是真的吗?其实这种说法对错参半,就看我们具体怎么做了。可能有的人会搬出陈爷爷的事例来反驳,说人家81了照样跑,我们怎么就不能跑了呢?首先那是属于少数个例,并不具备代表性。对于大部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言,贸然去跑步和登山都是有损健康的。其次,我们也不是不能跑,只是要讲究对方法。50岁以上的人,怎么跑步、登山才比较健康?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登山,如果我们在50岁以后想要去登山的话,尽量选一些走势平缓的山,最好是海拔低的,上山路修建了木头栈道的,还要注意戴好护具和登山杖。尽量不要去选择人家年轻人攀岩的山,也不要去爬那种雪山什么的了,一来运动量太大,我们的体力或许跟不上,二来长时间登山很磨损膝盖。再来说说这个跑步,其实50岁以上的人也有很多是热爱跑步的,有的人能强身健体,但也有不少人最后把自己的身体给跑出问题了,区别就是在跑步的量和方式上。我们因为年纪上去后,体内钙质流失,骨骼承受力下降了,所以并不适合长距离的运动,一般来说,作为平时运动的话,一次跑步最好不要超过5公里,而且最好是慢跑。一周跑个3到5天就够了,可以不用天天跑,让我们的膝盖休息两天,减少膝盖的磨损程度。那么,比起跑步登山,我们在50岁以后,有哪些运动是更值得尝试的呢?首先推荐的就是太极。很多人觉得太极做起来慢腾腾的,对身体没啥用处,其实不然。太极作为中国国粹之一,讲究的正是一个“慢”字。练太极可以平衡我们的心气,调节阴阳,使我们气脉通畅,还能帮助舒经活络,放松我们的神经系统,修身养性。有时候,慢运动带来的功效,或许更适合快节奏生活的我们。50岁以后我们还可以尝试每天走走路。老话说得好“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我们饭后散散步可以促进消化,缓解积食,对于我们的脾胃健康很有好处。而且如果追求更多功效的话,可以选择快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肥胖的概率。当然,不是饭后立即走,要等过了半小时之后,而且也不要太快,更不要竞速走,能感觉到身体微微发热就可以了。总的来说,50岁以上的人,能跑步、登山,不过要掌握好合适的方法,不过为了减少健康隐患,只是建议尝试些别的运动方式,太极和走路都是可以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zb/149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