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2214.html 历史的职场智慧:孙膑赛马及其战场实战应用(之二) 今天再和朋友们分享两个“孙膑赛马”思想在军事实战中的案例。 3)以“孙膑赛马”之计,王茂章斩朱友宁 王茂章(?-年),后改名王景仁,安徽合肥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吴越和后梁名将。朱友宁则是朱温侄子。 王茂章先是在杨行密手下做将领,因杨行密之子杨渥向王茂章索贿未果,在杨渥接位后就讨伐王茂章,王茂章被迫转投了吴越国,朱温欣赏王茂章才能,就征召王茂章到了后梁,年1月王茂章在开封去世。 王茂章斩朱友宁之事发生在年。 《十国春秋·卷一》 :天复三年夏四月,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为汴兵所攻,乞援于我。乙未,王遣将王茂章以步骑七千救之。五月,汴将朱友宁屠博昌,进拔临淄,抵青州城下,遣别将攻登、莱。王茂章会王师范弟莱州刺史师晦攻密州,拔之,斩其刺史刘康乂,以淮海都游奕使张训为刺史。六月乙亥,汴兵拔登州,师范帅登、莱兵拒友宁于石楼,为两栅。 :年4月,宣武节度使朱温命侄子朱友宁率军攻打平卢镇,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向南吴国求援,杨行密于是命令王茂章率领步骑前去增援。5月,后梁大将朱温侄子朱友宁屠戮博昌城,攻取临淄城,到达青州城下,派遣别将进攻登州和莱州。王茂章和王师范的弟弟王师晦攻取了密州,斩杀后梁刺史刘康乂,然后任命张训为新刺史,6月份,后梁军队攻取登州,王师范与后梁军队会战于石楼,并以麾下的登州、莱州两州州兵分驻两个寨栅。 《十国春秋·卷一》 :丙子夜,友宁击登州栅,茂章不为动。顷之,登州栅已破,进攻莱州栅。比明,茂章度其兵力罢矣,与师范合兵出战,大破之。友宁旁自峻阜驰骑走,马仆,青州将张土枭斩之,传首广陵。茂章于是合两镇兵,逐北至米河,俘斩万计。 :朱友宁趁夜猛攻登州栅。王茂章一直按兵不动,任由宣武军攻破登州栅。宣武军随后又转攻莱州栅。此时天色已亮,王茂章料定宣武军必已疲乏,于是与王师范合兵出击,最终大败宣武军。朱友宁在战斗中堕马,被青州军将张土枭斩杀。王茂章命将朱友宁的首级送往南吴国都广陵,同时又与王师范乘胜反攻,一直追杀至米河,俘斩数以万计。 此战为王茂章成名之作,以两个寨栅的弱军来消耗朱友宁的精锐和税气,保留联军主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最终摧枯拉朽地打跨了朱友宁军队,王茂章以弱当强,以强当弱的手法是“孙膑赛马”策略的又一成功应用。 4)以“孙膑赛马”之计,楚灭舒鸠 舒鸠国,偃姓,春秋时期,位于吴国与楚国之间的诸侯国,疆域主要在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一带。舒鸠国和舒龙国、舒蓼国、舒庸国一样,都是群舒分支。 舒鸠国原为楚国属国。 前年,晋平公统率诸侯联军攻打齐国。楚国发兵攻打晋国盟友郑国来声援齐国,此时与晋国结为联盟的吴国就挑唆楚国的属国舒鸠叛楚国。 楚军被迫从攻打郑国前线回师到达至荒浦,责问舒鸠国背叛楚国原因。舒鸠国公子告诉楚国自己没有背叛,请求和楚国重新结盟。楚康王想派兵惩罚舒鸠国出尔反尔,被令尹莲子冯劝阻了。 前年,舒鸠国背叛楚国投靠了吴国,从而引发楚国对舒鸠国进行讨伐。 楚康王派遣令尹屈建率军攻舒鸠。楚军进军到达离城,得知吴军前来救援,屈建就率领右路军急速前进,先行到达舒鸠城附近,而楚大夫子彊、息桓、子捷、子骈、子盂等率楚左路军后退。吴军插入楚左路军和右路军的中间地区,切断楚军前后联系达7天之久。子彊等深以为患,认为如此僵持下去,势必被吴军所擒,不如速战。为改变不利态势,乃选精兵作为主力列阵隐蔽于后面,子彊自率诸将私兵诱击吴军。吴军初被击败,及登山远望,见楚军无后继力量,转而攻击楚诱兵。子彊率兵边战边退,待吴军追至楚列阵地区,即与主力实施夹击,大败吴军。乘胜进至舒鸠城下与右军会合,于8月围灭舒鸠 子彊用的策略也是以弱当强,以强当弱的思想,和“孙膑赛马”高度契合。 需要说的是,本文所述案例,并非这些将帅照搬了“孙膑赛马”思想,而是这些案例手法和“孙膑赛马”如出一辙,高度契合,可视为“孙膑赛马”思想的战场实战案例。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几千年的战争史中还有很多,欢迎朋友丰富和完善,提出宝贵意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zb/159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