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无法熄灭的渴望,那便是回归自然本源。只有在自然当中,人才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存在。”《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一书中,两位瑞典作者引述19世纪瑞典旅游俱乐部年鉴中的这段话,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新冠疫情已持续超过一年的当下,这种对自然“无法熄灭的渴望”,以户外运动的形式回归人们心中。据美国公关公司CGPR去年发布的报告,20%的美国消费者选择在疫情后把更多时间花在户外。而在国内,年也被称为“野餐元年”。 不过,想要舒适地走入自然,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崇拜与期待驯服 年,法国科学家德·索修尔(HoraceBénédictdeSaussure)着迷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植物和地质研究,为了登上勃朗峰,他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霞慕尼(Chamonix)镇公开悬赏:只要谁能找到登顶勃朗峰的路径,就可获得两个几尼的酬劳。 然而直到26年后的年6月,索修尔的悬赏才得到回应。霞慕尼镇一名26岁的水晶石猎人包曼(JacquesBalmat)在桥边休息时,偶然听说这笔赏金,毕竟在当年,两个几尼相当于镇上普通导游12天的薪水。为了赏金,包曼决定一试。于是,包曼背上一些面包和用来暖身的白兰地出发了,但很快遇上坏天气,他只能躲在岩石下过夜,用背包作枕头,雪靴垫背,整晚靠不断跺脚和拍打双手来取暖。然而,衣服和用来护脸的手帕都冻硬了,朝阳边的迷雾还迟迟不散。就这样,登顶的尝试被迫推迟。直到8月7日,天气转好,包曼才做足准备,和帕卡尔医生带上登山棍、食物和其它仪器再次出发。8月8日傍晚,顶峰终于出现在眼前。登顶归来的两人并没有见到热烈庆祝的人群。相反,帕卡尔立刻倒床不起,短暂失明且晒伤严重。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正是包曼和帕卡尔的故事,正式拉开了现代户外运动的序幕。 △霞慕尼的德·索修尔雕像 从19世纪末到二战后的半个世纪里,攀岩和野营的人群从贵族和科学家逐渐扩展到中产阶级之中,户外运动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早期的旅游指南,充斥着雄伟的山脉、裸露的峡谷以及奔腾的激流。《美好生活》一书指出,新中产阶级对攀登险峰和跋涉荒野的新兴趣,其实是为了表示自己能够控制“内在于他的和外在于他的自然世界”。 面对那些等待被征服的险峰和荒野,人们当然不希望再次经历包曼在雪地那晚的遭遇,或像帕卡尔那样受晒伤折磨。对于穿着的要求聚焦在最基本的功能上——防水、透气、防风。 然而,单单防水这一项,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起初的防水面料,是通过调整衣服的纤维密度来达到防水效果。其中,纯棉面料最常见——干燥时,经纬纱线间的间隙较大,能够保证汗水的顺畅蒸发;雨水淋后,棉纱膨胀,间隙缩减,防止雨水渗透。这类面料的代表,是由英国科学家团队研发的文泰尔(Ventile)。 再其次是混合面料,将棉纱与尼龙或者聚酯纤维按照不同比例织在一起。典型例子包括年由美国野外用品公司SierraDesigns开发的60/40(60%棉和40%的尼龙混合),以及瑞典户外品牌北极狐(Fj?llr?ven)于年开发的G-(65%的聚酯纤维和35%的棉纱混纺)。 另一种也很常见的早期面料,则是油蜡布,将棉织物浸油、浸蜡后再缝制。英国三大风衣品牌博柏利(Burberry)、雅格狮丹(Aquascutum)和巴伯尔(Barbour)就常使用这种面料。 不过,这些方式都或多或少无法同时保证防水和透气。比如,60/40虽然既耐磨又透气,但必须要在外表涂蜡才能防水。而油蜡布每隔一两年就得重新上蜡,才能保持良好的防风防水功能;穿在身上,不仅感觉沉甸甸的,还散发着一股油蜡特有的臭味。 这个问题在GORE-TEX面料诞生后得到了突破。年,来自美国爱达荷州的化学工程师WilbertL.Gore离开杜邦公司,研究PTFE(聚四氟乙烯)的多种应用。聚四氟乙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特氟龙”,你在买不粘锅时可能经常听到这个名字。 △年1月1日,WilbertL.(Bill)和Genevieve(Vieve)Gore 在美国特拉华州纽瓦克市家中的地下室创立了戈尔公司(W.L.GoreAssociates,Inc.) 当然,它作为抗腐蚀性材料,也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医学领域。年10月,他的儿子BobGore在自家地下室中,发现快速拉伸PTFE能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网状结构薄膜。他将这种微孔薄膜材料命名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这种薄膜每平方厘米上有14亿个微孔,比水滴小20,倍,但比水蒸汽分子大倍,因此在不透水的同时却能透气,压合在尼龙材料里,就可以作为户外服装面料。 △这种薄膜每平方厘米上有14亿个微孔, 比水滴小20,倍,但比水蒸汽分子大倍 比起市面上已有的面料,它终于突破了防水与透气不能兼容的矛盾,并于年接到了来自美国户外品牌EarlyWinters的第一笔商业订单,将这种面料应用于雨衣。 有了这样的面料,早期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们终于能够更轻便地走入自然。 好奇与加速探索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享受到这些早期的面料创新所带来的好处。毕竟,时至今日,传统户外运动的费用依然昂贵不已。比如,想要登顶珠峰,你至少需要准备30万元人民币。 受消费门槛的限制,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GORE-TEX面料诞生的十多年后,户外运动才逐渐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认知。这也是因为,户外运动自身逐渐变得室内化、都市化和休闲化。 “户外运动绝对不是两个人站在山顶这样的单一形象,它可以是在公园中散散步,或者进行两英里的徒步。”美国户外品牌迈乐(Merrell)品牌总裁SueRechner说。他们曾推出主题为“OneTrail”的广告,采用摄影师在美国各州户外沿途拍摄下的人物照片,展现户外运动参与者的多元性。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对自然的探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层面的理想——虽然你可能不会去攀登珠峰或K2,但仍然抱有这种渴望,并希望通过衣着展现出来。 这几年各类小众运动在国内兴起,就拿越野跑举例,曾经在世界跑者心中殿堂级别的赛事UTMB,开始与中国赛事公司合作。年,在云南边陲小城腾冲举办了亚洲首个被UTMB官方支持的赛事。当年这场比赛,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名中外选手。 然而仅两年后,赛事规模就扩展到5人。越野跑在腾冲的落地也成为这一运动在全国发展的缩影。年,中国大陆尚不足30场越野赛,而到了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场。 像越野跑这样的新兴户外运动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多。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欧美国家类似,中国户外运动市场也变得更为多元,产品创新的应用场景更为细分。 “最开始,大家对于户外的理解,大多就是徒步、攀岩,选择也比较单一,而对装备的需求,一般就是防风防水。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路跑、马拉松等运动兴起,参与者的范围变大。之后,受国外影响,高山滑雪、Glamping(豪华露营)这类小众项目也进来了。冬奥会申奥成功后,冰雪项目类又得到推广。” 戈尔纺织品部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朱隽说道,“随着中国户外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于舒适要求的升级,GORE-TEX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