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 K2不会放过你的任何疏忽 文 星球研究所 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喀喇昆仑山脉(Karakoram) 超过米的极高山像丛林一样密布 在它们铜墙铁壁的包围之中 隐藏着一座众山之王 它隐藏得如此之深 以至于中国的历史文献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它 (而珠峰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完成了官方测绘) 山峰另一侧的巴基斯坦人甚至没有给它起过名字 年英国探险队在远距离观测这些山峰时 将其中5个主要山峰 自西向东标记代号为K1到K5 其中K2便是那座众山之王 中国官方的正式名称为 乔戈里峰(Qogir) ▼ 它海拔米 仅次于珠峰,位居世界第二高峰 但却因为极高的攀登难度 超越珠峰成为登山者的终极梦想 K2几乎没有商业化攀登 只有真正专业的登山者才敢向K2发起挑战 迄今为止它的登顶人数还不到珠峰1/10 但即便都是专业登山者 K2的死亡率也是惊人的 每四个人成功登顶 就意味着山上的某处冰缝里 或者某处积雪中、或者某处岩石上 一定还有一位登山者曝尸雪山 因此登山界把K2称为 残酷的暴峰 (下图为截至年的登顶人数与遇难者人数统计) ▼ 对于普通人而言 你甚至没有机会为它拍摄一张正面免冠照片 因为要接近它是非常困难的事 喜马拉雅山脉的北侧虽是高原但相对平坦 所以珠峰可以把公路修到大本营 而K2所在的喀喇昆仑山脉 它的北侧横亘着巍峨的昆仑山脉 它的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西段 夹在两大世界级的山脉之间 山连山、峰连峰 修路极其困难 ▼ 穿越这片极高山丛林的喀喇昆仑公路 仅道路两侧米级的山峰就超过座 中巴两国为修筑此路 付出了超过多人死亡 以及很多人重伤致残的代价 (摄影师乱世绘本、侣行团队) ▼ 但这样一条艰难的生命线 距离K2也还有多公里 另一条公路G(新藏公路)相对近一些 但直线距离也有约70公里 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K2照片 绝大部分都是摄影师花费两周以上的时间徒步往返拍摄的 每张照片背后都是各种不易 (摄影师MariaLy) ▼ 当然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拍摄视角 比如从 万米高空拍摄 据说能拍摄到K2的航线只有两条 而且还需要恰当的时机、座位和好眼力 摄影师张轶就幸运地通过了一切考验 他在从乌鲁木齐到伊斯兰堡的航班上 偶然发现一座山峰刺破云海、孑然而立 这就是K2 连常飞这条航线的机长都说看到K2太难了 一年中这座山峰没有几次会在云层之上露出真容 ▼ 英国摄影师JonBowles就更加极致了 它拍摄到了K2群峰的全景 这幅照片还标出了每座山峰的英文名称及海拔 中间那座最高峰就是K2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 当然如果你能有机会利用直升飞机抵近K2 视角将更加难得 新疆军区的王聪民少将 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他航拍的K2 这是我所见到的有关K2的最佳作品之一 秋高气爽时节 红褐色的岩石与银白色冰雪形成鲜明对照 层次分明的光影恰好衬出了它完美的金字塔形山体 ▼ 然而对专业的登山者而言 无论从成本还是其它方面的考虑 徒步抵达K2依然是最常见的选择 中国登山界的王牌 西藏登山队的历次攀登也都是徒步进山 徒步进山有两条路可选 第一条是从北坡中国一侧的麻扎出发 穿越苍凉、俊美的克勒青河谷 喀喇昆仑山脉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山脉 冰川的融水汇集成了克勒青河一路流淌 为新疆最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提供丰沛的水源 这条路线无论沿途景色、还是受虐程度 都堪称顶级 (摄影师蔓峰探险汗斯) ▼ 冬季这里暴风雪肆虐、人畜难行 春季则是克勒青河谷最佳的通行季节 借助当地人的驼队 还算勉强可行 (摄影师蔓峰探险汗斯) ▼ 河谷之中 随着徒步的深入 K2便会越来越清晰了 (摄影师蓝海豚) ▼ 然而不幸的是 当登山队员春季穿越克勒青河谷 从山顶返回时往往已经是夏季 这时的克勒青是最危险的时候 冰川融水会让这里突然洪水滔天 当年西藏登山队在经过克勒青河谷时 主力干将边巴扎西差点被洪水淹死 死里逃生后的他发誓说 ▼ “打死也不从北坡登K2了” 所以绝大部分登山者都会选择另一条路 从南坡的巴基斯坦方向进入 但这条线 也同样不轻松 一路上都是沙子、大大小小的石子 非常耗费体力 一个不起眼的石头也可能让你崴脚 从而中断行程 (摄影师StuartErskine) ▼ 有时连扎营也找不到一块平坦的地方 只能在石头上将就 (摄影师StuartErskine) ▼ 还需要越过喀喇昆仑山中巨大的冰川 (摄影师StuartErskine) ▼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更是家常便饭 (摄影师StuartErskine) ▼ 这一路你没有任何机会看到K2 它完全被群山遮挡 直到山脚下的康科迪亚(Concordia) 你才能看到K2的真面目 (摄影师为知名登山者张京川) ▼ 这一路唯一的奖赏 是已经有点麻木的美景和星空 (摄影师PetrJanJuracka) ▼ 最少7天的艰难跋涉 还没有开始正式攀登 体力已经耗费了一半 然而 更漫长、不确定的未来正在等着你 年人类首次成功登顶K2费时长达 天 这么多天人吃马喂怎么办呢? 当然是要提前准备大量的物资 西藏登山队当年曾雇佣多位当地背夫运送物资 包括数十只活羊 甚至还曾经携带过蔬菜种子 以便丰富队员的食谱 然而他们的试种并没有成功 新鲜蔬菜是没戏了 ▼ 终于 物资也搞定了 你抬头一望K2 想认真打量一下这个对手 发现它居然是 垂直的 (摄影师StuartErskine) ▼ 山势平均坡度达45°以上 沿途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溜槽 (摄影师PetrJanJuracka) ▼ 还有一段长达米的冰壁 坡度高达65度 (摄影师张京川) ▼ 西藏登山队的桑珠队长说道 ▼ “在K2大本营,感觉山就在头顶上。我当时带了一个礼帽,往上瞧,帽子就掉下来了” 另外 在这么陡峭的山上 你需要爬多高呢? 以珠峰为例 珠峰大本营在海拔5米左右的地方 物资可以运输到米 登山者只要爬多米 而从K2大本营到顶峰的垂直高差达 米 这样的高差在世界14座米以上高峰中都是最大的 无论哪一条登山路线 都注定是一次漫长的 垂直极限 ▼ 同时 由于山势过于陡峭 使得寻找安全的高山营地极为困难 搭一顶帐篷要在冰雪中挖很久 才能把地面相对铲平 如果在一条线路上攀登的队伍过多 后来者可能就完全没地方扎营 风险将大大增加 (张京川拍摄的C2营地,每一个帐蓬都只有一小块平地) ▼ 好了,了解了K2的基本情况 现在我们开始正式攀登 ▼ 年7月一支美国登山队正在攀登K2 它由优秀的登山家德裔美国人FritzWiessner率领 他们已经抵达了海拔大约米的地方 但连续多日都没法更进一步 更重要的是负责运送补给的队友居然擅自撤消了中途的各个营地 因为没有补给 筋疲力尽的他们只能回到了大本营 队员DudleyWolfe则被错误地留在了7号营地 夏尔巴人PasangKikuli决定带上两个人去营救他 然而等他们到达 DudleyWolfe已经奄奄一息 这是K2历史上第1位遇难者 他本是一位富裕的社会名流 却不是一个专业的登山运动员 他死于 缺乏经验 队友的错误 饥饿 ▼ 负责营救他的三位夏尔巴人 PasangKikuli、PasangKitar、Pintso 在送出已经发现DudleyWolfe的消息之后 也再无音讯 PasangKikuli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夏尔巴登山家 然而他们就这样永远消失了 死亡原因 未知 但PasangKikuli等人无私营救队友的精神 会永远被人们纪念 ▼ 年美国人再次向K2进发 探险队由8人组成 最初天气看起来很好 突然暴风雪开始夜以继日地狂吹肆虐 甚至吹得帐篷东倒西歪,摇摇欲坠 8月4日26岁的ArthurGilkey有一只腿患了血栓不能移动 但暴风雪却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 队员们只能把ArthurGilkey裹在睡袋里艰难下撤 在这个过程中有5个人发生滑坠侥幸逃生 而ArthurGilkey却被雪崩冲走了 队员们朝着暴风雪狂喊他的名字 暴风雪却淹没了一切声音 ArthurGilkey是一位年轻的地质学家 不幸成为K2史上第5位遇难者,死于 伤病、暴风雪 ▼ 年一支女子登山队向K2发起挑战 打算开创女人攀登乔戈里的先河 她们当时已经冲击到7米的高度 然而还没有来得及更进一步 波兰队员HalinaKrüger-Syrokomska 在米的C2帐篷里突然病倒身亡 成为第10名在K2牺牲的登山员 也是第一位遇难的女性,她死于 中风 高山会放大你身体的小毛病 从而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 年日本登山队员柳泽幸弘 从北侧无氧登顶成功 遗憾的是在下撤过程中 柳泽幸弘连睡袋和救生衣也没有 他被迫在米的岩壁上宿营 最终体力不支,跌落身亡 他开创了K2史上的一个新记录 却也成为第11位遇难者,他死于 缺乏装备、坠落 我们没能找到他的照片 只找到了一本详细记录这次山难的图书 ▼ 到了年 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年份 从6月21日到8月3日先后有7人 因为坠落、雪崩遇难 到了8月4日 巴基斯坦人MohammadAli被落石击中身亡 成为第20位遇难者,死亡原因 落石 因为K2非常陡峭 强风或者上方的登山者都极有可能弄掉不牢靠的石头 从而砸中下面的人 所以今天人们已经得到教训 在攀登时戴上安全帽 (摄影师张京川) ▼ 然而年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山上发生了一场持续7天的暴风雪 将登山者困在帐篷中 他们用完了食品、燃料和氧气 然后都开始陷入了混乱和幻觉中 即使最强壮的登山家也变的虚弱 最终只有两人成功活着下山 但这两人也付出了切掉一半手指脚趾的代价 这一年K2的登顶人数是27人 只有14人活着离开了K2 13个人被K2永远留下了 死亡原因 暴风雪 体力不支 幻觉 (下图为幸存的传奇登山家KurtDiemberger) ▼ 年加拿大人DanCulver 在攀登K2时从山上坠落身亡 他没有听从队友的劝告 执意带上了一个重达10KG的背包 里面还包括一部超重的相机、一部摄像机 这些超重的装备给他增加了太多负担 他成为了第30位遇难者,死亡原因 负重过多 又过了两年 年著名登山家PeterHillary率领的登山队 已经攀登到距离顶峰只有不到米的地方 但乌云已经开始凝聚 面对触手可及的K2 PeterHillary毅然决定撤退,但没有人响应 最终继续登顶的6人全部消失在风暴中 而PeterHillary则幸运地保住性命 ▼ K2的天气可以用“变化多端、极难预测”来形容 前一秒还是晴天 后一秒就风雪横行 所以登山者只能见缝插针式地攀登 天气变坏了,就得赶紧下撤 天气转好后,就继续上攀 西藏登山队当年从大本营到达C3营地 就花费了70天 这对登山者的体力、耐心都是极大的消耗 甚至阻碍登山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年的遇难者中有一位著名的女登山家 AlisonHargreaves 她在暴风雪中成功到达了峰顶 然后一阵强风吹来 她就被吹下了山 成为第42位遇难者,死亡原因 判断失误、强风吹落 ▼ K2所处的纬度比珠峰更高 山上的温度也更低 温度最低时达到-50多度 足以把人冻僵 海拔米以上经常刮着8级以上的高空风 风速达每小时60公里以上 有时一秒就可以达到25米 整个人或者帐篷都会被吹跑 又过了13年 8年一群登山者已经接近山顶 他们所处的位置名为“瓶颈”(Bottleneck) 这是整个登顶路上最难的地方 坡度约有80度 瓶颈上部堆有庞大厚重的冰壁 随时都有冰崩和雪崩的危险 ▼ 果不其然 一场雪崩发生了 当场把3名登山者砸下山谷 之后狂暴的雪崩又冲毁了路绳 最终这次灾难导致11名登山者死亡 这是K2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山难 导致历史遇难者总人数直接从66人上升到77人 死亡原因 雪崩 ▼ 而“瓶颈”之上 就是登山者们梦寐以求的顶峰 不过对于遇难者而言 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 攀登K2对任何一个登山者 都是一次最为严峻的考验 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将生还 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K2不会放过你的任何疏忽 ...END... 这里是星球研究所 我所聚集了一群国家地理控 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 点击探索全球极致风光 冰岛的冰与火之歌 冷酷北极 暴力湄公河 没有人妖的泰国 挪威峡湾 不可驯服的黄石 瑞士雪山 蓝色爱琴海 加拉帕戈斯 广袤美西 与世隔绝的澳大利亚 徒步美国 赤道雪山 绝望撒哈拉 点击探索中国极致风光 中国的雪山 黄河塑造中国 中国顶级植物园 离上帝太远的河北 中国最透明的海 生死珠峰 山野福建 贵州史诗级风景 野性东北 迷人四姑娘山 中国冰川 中国星空 陌生的南迦巴瓦 by星球研究所原创编辑,转载请联系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北京治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