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51岁的吕大伯,平日喜欢跑步,每天要跑10公里,六年前确诊糖尿病,他调整了运动习惯,改为每天走路1小时。 一个月前,吕大伯双下肢发肿,胀痛不适,出现“橡皮腿”,走路跛行,还查出了横纹肌溶解,医院内分泌科病房。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英英说,患者属于典型的运动过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血糖,但要注意一些情况,比如有明显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出现心、脑、肾、眼等严重或急性的糖尿病并发症时不宜运动。 每天坚持爬山,突然不会走路了 昨天上午,钱报记者在病房里见到了吕大伯,他中等个头,偏胖,脸和双下肢水肿,脚踝明显肿胀,变粗了好几圈,走路一跛一跛的,很吃力。 图:视觉中国 吕大伯是个焊接工人,老家在温岭,是出了名的运动健将,每天坚持跑10公里。年,他因工作意外,导致眼睛出血住院治疗,测出空腹血糖达到12+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开始用胰岛素针降糖治疗,同时发现肾功能不好,血肌酐达+umol/L。 从那时开始,吕大哥将每天跑步10公里改为走路1小时,降糖治疗2个月之后,自行停止了胰岛素针,改中药口服,持续了半年。后来,血糖稳定了,他停了所有治疗,但认为运动还是好的,所以依然每天坚持走路。 “四年前,查出血糖偏高,又开始吃降糖药。到了今年四月,复查血肌酐,指标升至+μmol/L,随后接受了中药治疗,但一个月前又因血糖偏低,停用了降糖药,浮肿反反复复。“吕大哥说,害怕血糖上去,于是最近三个月加大了运动量,每天坚持爬山3小时。 最后,吕大哥居然连路不会走了。住院检查提示,他是慢性肾脏病5期、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横纹肌溶解症。 这8种情况,还是别运动了 徐英英主任解释,患者出现一系列疾病主要和两个原因有关。一方面,是没有坚持长期科学的治疗和随访,糖尿病是在六年前确诊,但实际病程应该更长,治疗时不应自主停药,包括肾病,也没有充分重视。另一方面,盲目运动,结果导致运动过量。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运动是好的,应该多多运动。其实,这要科学来对待的,运动的确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降低血糖,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要避免运动,像方大哥这样在出现肾功能恶化的情况下还每天爬山3小时,就不合理。” 那哪些糖尿病患者不可以运动?如果可以运动,怎么才算科学? 徐英英主任说,以下情况不建议运动: 1、血糖大于16.7mmol/L、尿酮体阳性; 2、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症状或血糖波动大,发作时血糖小于4.0mmol/L; 3、各种急性感染,特别是发热时; 4、有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超过/mmHg; 5、严重心功能不全,稍微活动就感觉胸闷、气喘; 6、严重糖尿病肾病; 7、严重的眼底病变、眼底出血; 8、新近发生血栓。 除了以上情况,还是鼓励糖尿病患者多运动。 运动时间上,建议从吃第一口饭算起,饭后1-2小时后左右再开始运动。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分钟用,比如每周运动五天,每次30分钟,可以选择中低强度运动,像是快走、太极拳、高尔夫、骑车、羽毛球、乒乓球等。 图:视觉中国 “出现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要立即减少或停止运动。患者可随身携带糖块、急救药、急救卡、便携式血糖仪,以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和饮食注意什么? 如何制定阶段性运动目标? 这些问题,明天有个好机会, 你可以当面问专家。 “世界糖尿病日病友会”讲座 11月14日下午2点-4点 西湖区莫干山路医院 (莫干山院区)15楼学术报告厅 免费测血糖 张亚琴主任医师、王陈芳主治医师将分别带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运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讲座,内分泌科叶婷婷主管护师进行营养指导。 现场,内分泌科、眼科、营养科免费咨询,并提供免费测血糖1次,欢迎广大杭州糖友参加。 觉得有道理,点个??????吧 钱江晚报健康中心记者原创内容,作者:郑琪、汤婕,转载请在后台留言申请授权 编辑:医馆君 服 务 日常的健康小问题, 医院, 我们后台就有一群博士精英, 24小时在线为你解疑答惑~ 本周24小时博士团队答疑排班表 咨询 健康中心团队觉得不错,转发一下求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