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爬山,享受迷人风景也得注意这些

发布时间:2021-5-18 14:28:35   点击数:
设计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bcutexas.net/chaoliu/xinchao/1608.html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人口族群步入高龄化的影响,加上中老年人健身意识的觉醒,以及提早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导致在从事登山运动人口也有高龄化的现象,而越来越多的中高龄山友山难事故,让人不得不开始重视中老年人在登山活动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中年是开始爬山的绝佳年纪。因为从此时起,我们逐渐感受到老化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人和树一样,再怎么繁茂入冬后也会落叶。山就是那方沃土,能滋养我们的身与心。

爬山对身心状态的改善是全面性的:改善腰酸背痛、提升心肺功能。血液中充满氧气,让人脑袋更清楚、更有精神。但山上有迷人的风景,也有不可忽略的风险。登山之前,一定要掌握外在环境的变化,并评估自己的能力。

50后登山,有哪些该注意的事?

1.小心恶劣天气

高山天气变化的速度远比平地更快。一朵乌云飘过、空气湿度变高,很可能1、2小时后就会变成暴雨。察觉到一点不对劲时,就该加速撤退或到山屋避难。

人在流汗时被雨淋湿,身体很可能会逐渐失温。失温严重的状况,甚至会导致死亡。

上山前一定要看天气预报,并且携带雨具。山中有些地形需要同时用手脚攀爬、搀扶树干,两截式或斗蓬式雨衣会比雨伞方便。

此外,上山的基本穿着长袖以排汗衣为主。冬季保暖,夏季可防蚊虫。裤子则应选择具弹性、排汗性佳的材质,避免易吸湿的牛仔裤,以免水气无法排出。

2.不要对体能逞强,提前准备自救方案

能够登上山与否,完全倚靠人的血肉之躯。一定要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登山者千万不要对体能过度自信。以高山反应为例,再有经验的登山者,遇上感冒、身体状况不好,甚至只是没睡好时,都可能在山上喘不过气,此外,攀爬高山需准备周全,新手最好与有经验者结伴同行。

3.再小的山都可能迷路,装备一定要带够

迷路是登山者最怕的状况之一。一般人常对郊山掉以轻心,认为郊山的路径单纯、熟悉,应该不至于迷路。但其实这样的心态并不正确。

迷路时怎么办?迷路的人常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继续走,会不会就衔接到原本的路?说不定这条路也能抵达登山口?但这些推测通常都没有依据。

不确定出口位置、路程多长时,最好立刻折返,回到认得的路。因为,山上的路不一定有通往山下的出口。

上山前,一定要携带方便认路的手电筒和头灯。上山的路上也要记得观察四周的景物和花草。建立对路的印象,将会有助于你在迷路的第一时间及时察觉。

4.登山保护膝盖,下坡侧着走

爬山是否会伤害膝盖,取决于你行走的方式。登山对膝盖造成的损害往往发生在下坡路段,登山者归心似箭,走的比平常更快。而每一步正面向下的步伐,都是对膝关节的磨损。

下山应该维持均速,并可采取5度、15度的方式侧走。使用大腿的肌肉而非膝关节,减轻膝盖负担。此外,登山时应穿着鞋纹够深、鞋底够厚的健行鞋,让脚部有足够的支撑力。一根登山杖则可挪移脚部所承受的30%重量到手部,避免双脚因疲劳而抽筋。

上山前,保持平日快走的习惯、做柔软操拉筋,都有助于减少登山途中发生的运动伤害。

5.不要人云亦云,上山前一定要做功课

爬山最忌人云亦云,有人去就去爬。登山前一定要做功课,评估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是否足以上山。

最基本的功课是查地图。在山上,手机收不到信号,手机地图会变成一片空白。下载离线地图App、准备纸本地图,或者将较详实的网络地图截图存在手机中,都是可行的做法。有地图在手,在山上才能判别岔路、地形,甚至事先确认需要准备哪些装备。

即使是和他人结伴上山,每个登山的人仍要懂得独立。当不可预期的危险发生时,同伴未必有余力可以照顾你。再大的团、再知名的队伍,都不要认为可以把生命交给别人。只有你可以救自己。

50岁后爬山,不论对山、对自己,都需要更多的了解。准备齐全,才能真正享受登山的乐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hc/131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