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的选择根本的根本是在于对出行目的地以及活动性质的了解并作出装备的取舍,及舒适度安全性。 徒步穿越一般选择的是不熟悉的、富有神秘感及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冬季尽量组成至少两人以上的小团队。 同伴中最好有人具备一定的天文、地理、气象、生物知识,彼此间关心互助,这是保证每一名徒步者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的重要保障。此外,应选举一名队长,由队长统一指挥,必要时进行成员讨论,以确保做出正确决策。个人用品篇 1、速干内衣(必备,纤维面料,干燥避免失温) 2、雪套(必备,套小腿上,防止雪进入鞋内) 3、登山鞋(适应性强、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的,可保护叫脚踝防滑,)4、登山袜(建议纯毛的,吸汗保暖效果都好)5、冰爪(套在登山鞋外面,起到防滑作用)6、保温水壶(能喝上点热水当然舒服啦)7、抓绒衣(穿在速干内衣外面,保暖,透气,轻便)8、羽绒服或滑雪服(保暖,轻便,透气好)9、滑雪裤(防风防水效果好)10、墨镜(必备,避免雪盲,防风)11、登山杖(辅助登山,保持平衡,试探雪地深浅)12、帽子、围巾(注意保护耳朵,遮阳保暖) 13、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 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 4、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 野营篇 1、睡袋(长途宜带体积小的羽绒睡袋,节省空间,还有就是根据季节的需要带) 2、睡袋内胆(长途旅行不露营的话,只要带个防脏的抓绒或者棉的睡袋内胆就可以了) 3、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 4、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 5、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 6、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 照明篇 1、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 2、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的) 3、营灯(在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效果很好) 4、荧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乱扔,不环保) 5、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 6、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 炊具篇 1、炉头(让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热的东西) 2、气罐(配合炉头使用,注意携带安全) 3、套锅(有灶台了,没锅可不行,烧饭、烧汤、煮面、煎蛋) 4、小钢杯(环保用品,喝什么都可以,早上还可作为洗漱杯) 5、烧烤炉(自驾活动可以携带的奢侈用品) 水具篇 1、户外水壶(可以有效的防腐,颜色比较酷) 2、军用水壶(带一个饭盒,这点比较实用) 3、水袋(野外穿越时或自行车旅行时比较管用) 4、保温水壶(冬天出去,喝一口热水是一种享受) 5、净水器(比较专业,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净水药片(携带方便,净水效果一般,但可满足要求) 通讯篇 1、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信号最关键、在野外经常没用) 2、对讲机(团队活动中很管用的装备,前后呼应,在一定范围内逛街也很实用) 3、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忙定位、定线路、防迷路) 4、求生哨(携带方便,也可作为团队联系方法之一) 其他篇 1、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节省20%左右的体力,还可做为独脚架) 2、洗漱包 3、个人卫生用品(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纸,爽足粉,耳塞,防晒霜,唇膏,发热贴,指甲钳,净水器药品,个人药品,) 4、背包雨罩(不仅可以防水,长途的话,是防尘的理想工具) 5、背包捆扎带(可用于背包外挂物件的固定,必要时可连接做保护绳) 6、地图(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都用得着的工具) 7、小快挂(方便在背包上随便挂match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指南针(野外辨别方向、或迷路后寻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军刀 10、户外手表(可以测海拔、气温、气压、带电子罗盘、记时和闹钟等功能) 11、魔术头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围脖摆酷、御寒) 12、防水袋(保护你的衣物,用品不湿,方便背包内的整理 13、证件袋(贴身放重要的证件或钱财) 14、小型望远镜(增加你的视力所及范围) 15、针线包(万一衣物坏了,缝缝补补总是要的) 16、笔记本(记录你旅行的心情match或帐务的需要) 17、备用电池及充电器(很多东西用得到电池) 18、药品(感冒药、消炎药、防晒霜、止泻药、黄连素、止血绷带、创可贴、维生素药片、眼药水、红match花油……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携带) 19、备用食品(压缩饼干、match巧克力、牛肉干、葡萄干、能量棒……) 20、雪板(从山上滑下来,好玩刺激,保护膝盖)21、冰刀或爬犁(冰上娱乐项目) 22、雪球夹(雪球制作工具,打雪仗必备)户外如果掉进装备竞赛的大坑里就不好玩,那是土豪的游戏,离户外的本质也就越来越远了。我们是要是出来爽的,要么是出来虐的,可别被装备左右了。 可以参考网络上其他人做法,做一些完全outofthebox的尝试。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尝试完全的幕天席地,放弃一些东西轻包出行···这或许才是户外真正之义。 出发准备调整身体,定好路线1制定线路冬季在雪地徒步,大约比夏季徒步多消耗一倍的体力,相应的,徒步速度也由夏季的每小时3公里下降到每小时1.5公里左右。因此在设计路线的时候,必须考虑距离和体力因素,不要设计太长的路线。2增强体能在长途跋涉之前,最好提前进行体能与适应性的训练,增强耐力,确保身体状况能够应付旅途中的困难。还可以参加类似攀岩、跳水之类的运动,锻炼心理应急能力。3全面准备要对目的地进行全方位资料收集(气象、地形地貌等),避免恶劣天气出行,并携带充足的保暖衣物、食物、药品以及常用徒步装备、雪地技术装备等。4告知家人要做周详的行动计划,并将出行信息告知家人或朋友。行进中 1调整心态在冬季,一切活动变得缓慢。因为脚下有雪、背上有包,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比平时更长;因为要夯实积雪扎营并挖出做饭的地方,建营地比其他季节更费时;因为戴着三层手套,炉头、气罐冻得冰冷,生火做饭就比平时困难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冬季出行意味着对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调整和适应。 2注意天气在山区,不必过于担心夏季的洪水,但是在严寒、高山或可预测的恶劣天气情况下,一场大雪会让温度降低10-15度。3保存温度冬季在户外所面临的最大危险来自徒步和露营中的低温,必须做好保温,严防冻伤和失温(失温往往出现得很快)。要始终留一套干衣和一双袜子备用。行走一整天下来,干衣服经常是可以救命的;晚上在帐篷里戴好帽子和手套。身体的大部分热量是通过头部散发的,同时保持手指的温度和灵活是相当重要的。最好多穿人造毛或纯羊毛织物。纯棉织物是致命的,因为棉织品一旦打湿则失去保温性能,且很难烘干。4正确徒步团队行进时,后面的队员应尽量踩着前面队员的脚印前进。一则为了安全;二来可以节省不少体力;遇到大雪覆盖、无路可寻时,身体强壮的队员应交替轮换开路,以保证整个队伍平均体能.雪地徒步的关键是慢和稳,少走、慢走都没关系,一定不能急于赶路。5补充能量及时补充能量,最好是高能量食品,要带上足够的葡萄糖。冬季户外锻炼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样多,饮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运动饮料。饮水过多,在户外活动中会感到不便,随时携带润喉片可以缓解口渴感觉。 喝热咖啡再出去锻炼,是不科学的,因为其中含有咖啡因,会造成人体失水,是锻炼前最忌讳的饮料。6适时休息冬季户外活动时,要适时休息,不要疲劳前进。同时也不要休息太多,停留太久。徒步后绘制线路图明确方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每天的徒步结束后,在休息前简要绘制当天的行走路线图。最简单实用的画法,是以东南西北为方向坐标,将所经河流、桥梁、公路、村落的位置以及山脉的大致走向等元素绘制在图中。绘制好地图之后,再配合指南针,就能辨清自己当前所处的方位。如果手上有徒步区域的地图,在地图上直接标注则更准确便捷。雪地露营安全过夜才能更好上路1选择营地在山区,尽量不要让帐篷门对这风口。记住四处观象除了通常的危险情况外,还要注意附近有无雪崩可能、树枝上的积雪是否会被强吹落。扎营前,用雪橇或雪鞋踩实出一块平地,这样爬进帐篷时不会陷进松软的雪里。即使天气很好,也要固定好帐篷。最好使用带有雪裙的雪地帐篷。2露营装备羽绒睡袋是最好的选择。但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一旦打湿则很难烤干。防潮垫最好带加厚或者带铝薄的,一般的防潮垫最好再多带一个地席,增加保暖性。 安全须知在雪地里这些要更加注意在冬季进行徒步,露营等常规户外活动时候,与夏季活动相比,有许多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1冻伤和失温白天阳光照射下温度较高,但阴凉处温差较大,如果长时间皮肤接触雪地,容易产生轻微冻伤。冻伤厚不可揉搓冻伤部位,也不可用雪摩擦或用用凉水浸泡,更不能火烤。可以用温暖的身体如手、腹部等让组织升温。2野生动物冬季山区没有冬眠的野生动物,如野猪,天山马鹿等,因食物缺乏,往往会不顾人类活动的威胁,大胆地到浅山来活动,如果徒步者接触了这些动物,无论对于野猪,天山,马鹿,还是人来说,都是不幸的。3滑坠冬季山地积雪很多,相对来说,积雪路段是安全的。但是有很多积雪路面被长期踩踏后,形成冰层,非常光滑,滑倒的几率会很大.去年就有一位山友在山区徒步时候,因为滑倒而导致脚腕骨折。4防止雪盲雪镜或墨镜可以防止雪盲,有森林的地方,多看看森林,也会防止雪盲。最美的,总在最远处最难忘的,是走过最难的路那些旅行的小故事,和不吐不快的槽点 快来和小编分享吧! 需要了解更多四川户外资讯请找小娇娇 (其实她是小傲娇啦!) ? 复方木尼孜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hc/7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