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兄我去香港都干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10 2:41:53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香港回归快二十年了,但她与妈妈的关系好像越处越不好。我的往港证本来是一签一年多行的,现在(从三月开始)只能一周去一次。自从新政出台后,其实我也少去了。以前方便,让我觉得深港不分彼此,现在从情绪上认为这乡是遥远的那乡。我一直想克制这种情绪,甚至认为深圳若没有香港什么都不是,但疏离感很难消去。香港的好与坏,在那儿摆着,不容情绪性的赞弹来定性。我一直说,去香港,是去享受这里的秩序感的。

△回归期间,被淋成落汤鸡

读高中的时候,我试着移民香港,让南洋的亲戚办了些手续。因为福建过香港的名额紧张,所以选择去四川读书,一边可以申请。但toosimple,没门。毕业后,我去了厦华工作,那里从老总到部门经理都是香港人,他们常常用粤语取笑我。我暗自发誓,delaynomore,我要把粤语学会!我是搞海外市场的,去了一趟广交会,约一个月(连布展)我就把粤语基本听懂,还能说些日常用语。我学的第一句话是“黐线”。宇航宾馆的服务员用这俩字骂我,我以为是“气死我”,于是答:我是气不死的。那次回到厦门,厦华的副总叶天捷(后来当副市长)听我讲粤语,非常惊讶。他是厦门“狼”,但在华南理工教过书,所以也会讲几句。但在公司他通常用闽南话,“干恁老也,干恁老也……”记得这是他的口头禅。我喜欢各地的语言,也有很大的兴趣去学。觉得到一个地方,一是要能说几句当地话,二无疑是吃当地的美味,三是把脚放在椅子上与屁股平起平坐,喝它当地的一樽啤酒。这样你就有融进去的感觉。

深圳因香港而立,因香港而旺,也因香港而骄。深圳人可以同时享受到中西文化,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同时享受到两种制度,这是一种福。这也是我在深圳沉淀下来的原因。我的粤语还可以对付香港人。听不出的都问我是不是广东人,听得出的都问我是不是潮汕的。

去香港,我去干这些勾当:一、听讲座

我文化水平不高,本科凑合毕业。做梦也想硕下博下,但没时间。所以喜欢听讲座。香港的大学包容的一点,就是有什么讲座都会对外分享。比如港大、中大、浸会,大家可以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订阅讲座,一有好消息就会通过email获得通知,你确定参加,在网上填个表就可以。绝大多数讲座是免费的。讲座通常用英文、粤语和普通话,mix的也少。我的龙脊行群友吴木銮老师经常会把他们学校教育大学的讲座信息发给我,有适合的我就过去。这里的讲座通常在午间进行,听毕,吴老师还请我吃饭或喝咖啡,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每年香港书展,还可以听到很多内地、台湾和本地名家的演讲,有一次听李敖屌香港政府不让他移民。

讲座难免涉及一些敏感的,我听完呵呵一笑,就把它们从脑子里格式化掉。不传播。毕竟大大不喜欢我们这么做,尽管香港也是他管的。

△李敖携儿子到香港书展推介关于毛泽东的书

二、附庸帆雅我的好朋友于铮是我在中国杯帆船赛认识的。他的几艘帆船都是在香港注册和维护的。我经常跟他的中帆航海俱乐部的船去香港海上附庸帆雅一番。拉拉绳拍拍照晒晒太阳。我从不涂防晒霜,经常是一天下来晒得脖后手臂疼了一周,而腿一半是白的一半是黑的,好在两支大腿从不对外开放。五六年来的中国杯帆船赛,我都参加香港到深圳的拉力赛。八九小时在海上泡,刚开始几次会翻江倒海,后几届就不会了。一晕船,手脚就无力,创作力也下降了。但每次迎着夕阳胜利凯旋的一两小时,满足感会覆盖一切。于铮是个开心果,在船上与大家打情骂俏,没有半点船老大的威严。时不时还因为手脚慢,被九零后的船长屌得半死。他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s/123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