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业互联网的中国登山队,如何攀跃

发布时间:2021-3-19 8:22:09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8.html

在今天这个产业发展周期中,消费互联网积累的技术、人才与资本急需进入产业市场;5G商用之后,需要打开企业专网的新空间;AI持续推进,带来了产业智能化升级,这三大科技变局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工业互联网。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中国5G应用的主要落地方向,我国5G+工业互联网投资超过34亿元,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超过3.2万个。在5G、AI、云计算等技术准备已经相对充分,新基建高速拉动相关产业投资与投入的情况下,5G+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目标已经从战略投入阶段,升级到了产业化落地周期。

而与以往的通信体系、互联网产业相比,工业互联网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中国已经取得全面领先,而领先意味着不再有发展参照物。5G时代的工业互联网落地,是一座没人登顶过的山峰,等待中国各产业链成员组成的新登山队,去完成一次史诗级的登顶。

11月20日,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召开,政产学研用等各领域代表,在会上共同探讨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

其中,华为以“5「机」协同,共创新价值”为参展主题亮相5G+工业互联网大会,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发表了题为“5G+工业互联网,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胡厚崑分析了目前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三件当务之急。从投资周期转向产业落地与价值回馈,新目标伴随着新的任务,来到了产业各界面前。

5G+工业互联网的“中国登山队”,想要攀跃产业化落地这座新山峰,既需要清晰目标,各司其职,也需要整个队伍的高效配合,齐心协力。

登山: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化新周期

之所以说5G+工业互联网像一支登山队,是因为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5G+工业互联网的各产业阶段已经相对准备完善,迫切需要的是齐心协力,围绕新目标进行产业协作。这就像已经经历了长时间训练的登山队员们,需要在登山时组成一只默契高效的队伍,有组织有协调性地向山顶进发。

从互联网技术的产业级市场落地来看,中国已经展现出规模大、应用场景多样化的工业互联网空间。年,中国工业体系中的生产设备联网率、数字化率、关键生产工序的数控率都超过了40%,为工业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从5G这个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抓手来看,中国已经打造了目前全球体系最完善、质量最好、覆盖面积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超过70万部,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而在工业互联网与5G的联接上,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新特性已经在大量产业案例中得到了验证。目前,5G已经在20多个行业得到应用,创新实践项目超过个,确认了5G+工业互联网的潜在价值与广泛可用性。

不久前出炉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国从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迈进的新目标,而工业互联网发展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在这一目标下,能否让已有的产业优势最大化发挥潜力,完成产业落地和价值产出,也就成为考验各产业环节的时代挑战。在“十四五”时期中,5G+工业互联网的最大目标就是“实效”。而如何从各领域的分别进展转化到整体产业效果,产业协同和价值牵引是关键。

如果在历史中寻找今天中国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参照物,最接近的答案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年,前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了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最终,这一项目的成功直接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黄金十年,也拉动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

而如果我们以后置视角回看信息高速公路项目,会发现如果没有家用电脑、互联网产业的适时兴起,承接了信息化高速公路的项目投资,转化了产业能效,整个项目可能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换言之,产业各段的高度整体化,市场级创新与基础设施的协调一致,才是信息高速公路项目完成跨越式创新的核心。

回到中国的5G+工业互联网建设,这也是一项全面面向未来的产业探索,它需要生态中各部分高效配合,持续释放产业价值,保证每一个投入都产生适当的产出。这就像一支登山队,需要全员配合,首尾相联,才能攀登无人登顶过的山峰。

那么在今天的5G+互联网探索中,各部分应该如何配合,哪些工作是当务之急?胡厚崑认为,需要通过持续创新、安全保障和行业协作三个关键举措,来推动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先锋:通过持续创新完成产业化落地

5G+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与挑战,都在于其具有高度的创新性。想要让5G+工业互联网的新投入获得回报,也就必须持续找到新场景、验证新需求、适配新技术。

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中的持续创新,就像登山队中的前队。他们肩负着整个队伍的探索工作,需要为下一步攀登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尤其在目前产业周期中,“5机协同”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技术融合与跨行业实践,让整个5G+工业互联网产业孕育着创新型落地的广泛可能性。

胡厚崑认为,我们要围绕基础网络能力、行业终端和行业应用这几个关键领域持续创新,夯实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具体而言,在各行业的应用中,5G网络需要面对多元化的场景,满足不同行业生产环境的要求。这就导致ICT产业需要持续在网络性能及“规划、建设、维护、优化”等工程能力方面创新,以提升5G网络的基础服务能力。以基础设施的创新服务行业创新与场景创新,为5G+工业互联网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在终端侧必须丰富5G行业终端,做到种类更多,成本更低。华为预测,到年底,5G模组价格将降到美元;年底将进一步降低到40美元左右,这将极大丰富5G终端生态。

从基础设施的创新完善到终端产品的多样化、低成本转换,5G+工业互联网需要以这两项变化为基础,打开覆盖各行业、落实于各产业阶段、满足企业生产核心需求的5G+工业互联网价值落地。

例如,华为聚焦于5G案例、网络、运营和智能专线,提出了覆盖化工园区、智慧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港口、智慧矿山到智慧工厂等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将5G的大带宽、低时延、超级上行、安全可靠的连接增强特性,与基于云的高性能计算、AI融合,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与场景。

持续创新是5G+工业互联网探索的先头部队,也是这一产业周期中的核心机遇点。

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需要迈上新台阶

在一支登山队中,队尾的位置其实格外重要。因为这一位置负责队伍整体的安全与给养,需要保证队伍行进中的安全,避免意外情况出现。

在5G+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中,与登山队队尾位置相对应的工作,就是5G+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体系。

5G+工业互联网,可以说是网络体系与实体产业的一次跨领域交汇,这也让这一产业囊括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以往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体系。在以往的数字化产业发展历程中,产业发展过快导致安全体系落后,最终酿成严重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5G+工业互联网所覆盖的大多是工业核心部类,事关国际民生,绝不能在安全问题上产生瑕疵。

胡厚崑强调,产业数字化进程要特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s/128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