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搞休闲体育的,我也因为搞休闲和体育界有所接触,原来接触不多,现在接触的比较多了,体育休闲是休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缺乏专门研究,研究比较多的是凌平教授。我想,可以从宏观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一点情况,题目是“中国休闲二十年:多维视角””,昨天晚上想这个事,觉得三维四维差不多了,今天早上做课件,做了十维,从10个视角来看休闲发展的二十多年。我先说一下我的身份,因为和这个课有关系,一个叫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这是北京市发起一个国际旅游组织,搞了两年,现在已经有多个会员,基本上世界主要这些国家的城市都纳入了这个体系,这是我们中国人发起的国际组织,说明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刚成立的时候发动了半天,50个会员,一年多之后就扩张到多个,大家不光是看中北京,看中的是中国的旅游市场。第二个叫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这是年成立的技术组织,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之所以到那里直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休闲跨领域,跨领域很容易引发部门之间的纠纷,比如说休闲体育这个事,旅游局管还是体育总局管?还是文化部门管?就容易扯皮,这样的话,直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跨部门,就符合休闲领域的性质。这个委员会也运作了五年。第三个叫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这是一个社团组织,也是想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所以我现在后面这两个事情花的精力比较多。当然主要精力还是做专家。应该说,中国休闲的发展过程我非常熟悉,也没来得及查资料,就把这个过程说一下。 导言:关于休闲 什么是休闲?闲: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休:消磨自由时间的方式;休闲:对自由时间的多样化安排。 不是说8小时之后就是闲,上下班也得花时间吧?这都不是闲,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闲,第二是休,消磨时间的方式,所以我说休闲就是对自由时间的多样化安排,如果从学术上这样定义,应该说不严格,但好处是让人听一遍就记住。 从时间维度上,首先是小闲,8小时之外的闲暇是一天中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中闲,周末是一周中的三分之一,最后是大闲,法定假日和带薪假期,这是一年中的三分之一。所以从时间维度上,小闲、中闲、大闲就是这么三个概念。 从空间维度上,首先是家庭休闲,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的主要休闲方式还是家庭休闲,主要的事情是三件,第一件事是喝小酒,第二件事情是打麻将,还有一件事是看电视,这都是休闲。这种休闲应该说比以前从容了,但是还不“高,大,上”。第二是社区休闲,这是休闲空间的放大,我们目前的问题在哪里?社区只是居住地点,基本上不是休闲地点,所以说这样的社区缺乏吸引力,我们专门制定一个标准就是《社区休闲管理与服务导则》,是国家标准。就是想倡导在社区之内增加休闲氛围,丰富休闲设施,尤其是让老年人在院子里就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第三是城市休闲体系,这是休闲空间的延伸。现在我们的城市对这个已经比较娌荤枟鐨偆鐥呭尰闄?娌绘剤鐧界櫆椋庡厜鐤楄垂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