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3日,中日联合登山队对梅里雪山发起登顶挑战。但正是在这一次的登山挑战中,17位登山队员消失在了雪山之中。这一伤痛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需要了解清楚的问题。 对于登山者来说,登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当地的山民来说,他们信仰的圣山,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又是什么?对于雪山来说,人类对他们的影响又是怎么样的?这是一次山难之后人类应有的反思。 梅里雪山山难已经过去了30年,在这30年中有着太多的事情发生和改变,但无法改变的是山难给亲历者以及遇难者家属和朋友带来的伤痛;无法改变的是当地山民对于圣山的崇拜;也无法改变梅里雪山依然是人类未能踏入的禁地。 关于梅里雪山山难的文章和书籍也陆续得到出版,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梳理这次灾难所带来的影响。这些书籍中有日本山难亲历者小林尚礼的著作《梅里雪山:寻找17位友人》,也有中国学者郭净的著作《登山物语》。 不同于小林尚礼对于过去的追思,对于战友的怀念,对于遇难者遗体的收集,对于与当地村民的了解和融入,他更多用记录的笔触去描写着山难后发生的一切。郭净的这一本《登山物语》更专注于反思,他从更多的角度来梳理对于登山这一极限挑战活动的重新认识。不同的人面对登山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但也正是在这种多视角的探讨之中,人类才能真实地了解大自然,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 这本书中,首先是“登山者说”,通过参与那次登山活动的亲历者,回忆着当时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叙述着登山的背景,了解登山的全过程,当然也包括挑战失败的反思,这是在总结着经验教训。 而对于当地的山民来说,他们对于攀登梅里雪山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口中的“卡瓦格博”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山,是他们崇拜的神山,是不可以攀登、不可以亵渎的。山民们无法理解外界对于登山的热衷,对于梅里雪山的攀登也就成了他们坚持反对的。特别是在那次灾难之后,对于梅里雪山挑战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了山民们的反对,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梅里雪山的登顶活动就此停止,梅里雪山成了人类为数不多未能踏入的地区之一。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梅里雪山旅游的开发也随之开始,在当地建起了观看雪山的栈道,虽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好处,但在山民的心中,这依然是对雪山的破坏,是对于山神的不敬。而各种自然灾害的增多,狼群的出现、雪山冰川的退后都被当地山民们形象地比喻成雪山对人类的报复。 梅里雪山对于不同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于研究学者的郭净来说,就是把这些看法原原本本的收集和整理了出来,形成了这样一本《登山物语》,让更多的人可以从这一本书中,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人类对于自然的征服和崇拜。#读书#登山物语作者郭净探寻山难真相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中国藏族文化卡瓦格博户外旅行大众文学书籍乐府文化书籍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35.8购买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zeb/150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