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收集的徒步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具有参考价值,每一条都是前人用水泡换来的。以下仅作参考,实际情况需根据个人自身状况调整。 装备篇▼登山杖两根 后半程走平路或上坡路时,你就会知道它的重要性,对于不擅长走路的人来讲,两根=节省三分之一体力。 ▼袜子+鞋垫 记住一点,别让脚出汗,否则必起泡!多带两双袜子,厚一点的,感觉脚热或者有点湿就换,把袜子找个小夹子固定到包上很快就能干。如果脚底起泡了千万别用什么喷剂,脚踝可以用。 袜子和鞋垫的作用就是保证脚的干燥,带多少自己看着备吧! ▼鞋子 备不备都可以,但必须保证穿的这双符合下列要求:穿过半年以上或者大一号,轻便,底比较厚实。穿登山鞋、运动鞋和厚底高帮军胶鞋,效果都差不多,选鞋的基本原则:找最舒服的鞋子,把脚伺候好! ▼护膝+护踝 全程下来全部都要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不停运动,所以还是请把这两样带着吧!运动品商店都有,10元-元的都有,丰简随意,差一点的备一套也总比没有强。 ▼双肩背包 平衡负重,综上所述,在长距离行走中,身上左右就是偏一两都是对脚的不公平,脚在不公平的状态下就会用水泡来报复。 ▼饮用水和补给 水不能少带。但如果路上有服务站,补充充分的话,建议就带1瓶1L左右的水,可以保证你在两站之间的饮用。拿太多又喝不完,容易造成负重不均匀,还占背包的空位。 功课篇▼攻略要学习 它可以让你少起泡或者不起泡,少受伤或不受伤,少负重或者不负重,直接决定你是否能完成长距离徒步的目标,切记切记要好好学习。 ▼训练 有目的的训练,有沙袋的可以挂一个星期的沙袋,没有的尝试每天走两个小时,多带点东西,少做剧烈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适应情况,了解背负的装备情况都是非常重要。爬山不是一次突击锻炼,而该持之以恒哦~ ▼了解线路以及沿途补给点的布置 长距离徒步,多一两也是重量,多走一步也是痛苦,小编曾经在保障不是特别给力的某徒步活动中,来回多走1公里到最近的24小时超市里买全队喝的水,加上自己喝的,大概有7公斤,当时有想杀人的心情。 心态篇▼走路少出汗 微热即可,出汗容易着凉也消耗体能,湿衣服还会造成对身体的摩擦。掌握好节奏,每分钟走多少步,步幅多大可以不出汗,走两个小时您就能掌握了。 ▼别当自己是猛人 没有最猛,只有更猛,永远都会有人超过你,见过2个多小时跑完马拉松全程的,也见过超过8小时没有走完30公里的。别跟他们比,你走你的,和你的队友一直在一起走,或找几个和你速度差不多的一起走,您会发现轻松很多。 ▼别小瞧MM MM的体能通常会在后半程体现出来,如果一起搭伴走,别嫌人家慢,那不是拖累。相反的,前面的慢会很好地保护你的身体避免受伤,能走完30多公里不起泡的话,那是你控制得比较好,走到后半程的MM哪个都是够你追的! ▼能帮助别人的尽量帮 相信团队的力量,多鼓励别人,当您最累的时候有一句暖心的话比任何帮助都重要。多说句好话累不着,你可能会多一个路上的好兄弟好姐妹。 ▼好心态 如果你不是特别特别猛的爆走级的BT的话,走完前20公里要对自己身体进行整体的检查,除了脚底起泡和身上酸痛,身体各个关节如果都还正常,没有肿胀没有异常响动的话(尤其注意膝盖在弯伸的时候是否有嘎巴嘎巴的声音),恭喜你!你的身体允许你完成后面的行程,后面的路程需要的是你的毅力,你要学会机械地行走,以及看着前面的人的脚步,用冬眠的脑袋一步一步跟着走,你就会发现,其实走到终点很容易! ▼少跑或倒退行走 不要为了追上哪个人就用跑的方式,尤其后半程,跑对膝盖的伤害非常非常大,伤一下能让你记一辈子! 经验篇▼推荐最少的装备 一个背包,奶糖若干,一件薄外套,护膝,护踝,登山杖,袜子和鞋垫,其他的你有能耐就带吧! ▼如何跟上前面的人 别追比你速度快很多的人,如果只是几百米的差距,你可以试一下机械地行走,看着前面的人的脚步,他一步你一步,他抬腿你也抬腿,保持同节奏。但是你要自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步比对方大3厘米,没多久你就能追上,对长距离徒步来讲,早走1个小时并不代表可以早到1个小时,如何顺利走完才是王道! ▼走路要调整步幅 用身体走:胳膊甩开走大步,速度最快,但也最容易出汗。 用胯走,用腰带着大腿,甩开两条腿走,速度也比较快,身体受伤比较少,但容易出汗,也容易酸痛。 用膝盖走,正常走路的姿势,也比较常用,损伤最小,走的也最多。 用脚踝走,直腿,用脚掌的变化来走路,比较累,也比较慢。 建议各种方式都可以调整着走,原则是小腿累了换大腿走,脚踝累了换膝盖走,不受伤为好! (来源:我爱爬山) 赞赏 长按白巅疯白癫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