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攀登,访登山运动爱好者李东群

发布时间:2021-5-8 15:34:11   点击数:
科学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892425.html

李东群

用生命攀登

在承德户外圈,说起李东群,认识他的驴友们都习惯了喊他的网名“大东”。许多新驴友都亲切地叫他一声东哥。

认识李东群,是“承德绝岭户外”创始人“独狼”常戈钊介绍的,那时候的李东群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沉默寡言。

皮肤黝黑、高大矫健,从身形不难看出他是长期坚持体能训练的人。整整一个下午的攀谈,他向记者讲述了那些难忘的攀登经历与冒险故事……

雪域群山成就攀登之梦

年,当李东群接到登山协会寄来的证书时,他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登顶海拔米的雀儿山的情形……

雀儿山矗立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沙鲁里山脉北段,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藏语叫“绒麦俄扎”意为:雄鹰飞不过的山峰。

李东群凭借着惊人的体能,顶住了高海拔空气稀薄、体能消耗巨大的考验,一边承受着高反带来的头痛欲裂,一边行走于险峻冰川。恶劣天气、狂风大作,他却始终前行着。缺氧与极度疲劳没有拖垮他的身体,无法预料的未知没有击垮他意志,在年8月4日8时30分,李东群成功登上海拔米的雀儿山顶峰。

俯瞰云海的刹那,他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生命意义。在那个时候他就有着“生命即是攀登”的感悟。手上的证书不仅是他又一次成功攀登的见证,也是通往下一座高峰的“通行证”。

就在李东群信心满满准备着为下一个目标行进时,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不得不停下了梦想的脚步。

亲人重病攀登之梦搁浅

就在李东群想要进发下一个目标——慕士塔格峰时,父亲重病的消息让他不得不放弃心中的渴望。为了孝道为了责任,李东群暂时搁置了攀登更高峰的心愿与梦想。父亲患病的几年里,他在病床前尽孝、陪父亲治疗。他说:“山永远在那里,只要攀登的梦想在,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可是,为了这个梦想,他一等就是九年。

漫长的九年,户外生涯最黄金的九年就这样消磨在父亲患病的岁月。为了照顾父亲、为了亲情,错过了太多,可李东群并不会觉得遗憾,虽然他的内心痛苦过、挣扎过,可就像他说的:山永远在哪里,而父亲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为了梦想而错过了陪伴亲人,他一生都不会原谅自己。

信心重燃再续攀登者之路

直到父亲因病离世,母亲的精神逐渐好转,李东群才重拾攀登之梦。

年的6月,经过了层层审批,李东群接到了新疆集结的通知。慕士塔格,这座久违的雪域山峰,在时隔九年之后,让李东群心底的渴望再度燃烧。

新疆的慕士塔格峰属于西昆仑山脉,海拔高达米且常年冰雪覆盖氧气稀薄,这里也被喻为是人类“无氧攀登第一峰”。这座被誉为“冰山之父”的高山,也是国内无氧攀登高度最高的山峰,而李东群也已经不是青壮年。攀登像慕士塔格这样的山峰,不仅要求登山者的体能,同时也十分考验登山者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要经过层层把关严格审批,才能获得攀登资格。

年6月18日,新疆喀什,来自全国各地的24名队员准时集结。

攀登慕士塔格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氧攀登”。为什么称为无氧攀登,那是因为距顶峰一百里以内,氧气十分稀薄,而且还要负重,其中的艰难非亲身经历难以言表。李东群说:“我们的队员都很优秀、并且做好了准备。但是从C1到C2,C2到C3时,当时队里的队员已经有人因严重高反无法继续坚持攀登而半路放弃。身体的极度不适让人晚上很难入睡,但是第二天还要负重行走,对身心都是极大考验。如果意志稍有动摇,精神马上就会崩溃,再也无法坚持。”

当问起面对巨大考验和挑战,你有没有想过要放弃时,李东群不假思索地回答:“最艰难的时刻,说实话,我的脑海里也不止一次想过要放弃。可是想起临行前朋友对我的鼓励、朋友们为我践行的画面,我不能放弃!”

慕士塔格痛苦的登顶之路

想要登上慕士塔格最顶峰,就要克服身体极度缺氧。行走艰难地李东群非常痛苦,哪怕是在冷风呼啸吹过的时候,他都会赶紧大口地吸风,渴望从凛冽的冷风里获得少量的氧气。当时慕士塔格的顶峰就在眼前,可是狂风肆虐,能见度非常低,氧气极度稀薄,大脑供氧不足,使得整个人的状态就像“梦游”。此时此刻,人的意识甚至都不是很清楚,但内心强大的信念在支持着李东群往前走。就这样,他挪动着不堪重负的身躯,一步一步,艰难行进……

不知过了多久,身边川藏队向导突然说:“东哥,恭喜你已经成功登顶!”一瞬间,李东群向着顶峰之上的玛尼堆,跪了下去,心中默念:感谢慈祥的阿塔接纳了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缓了一会,再看到群峰、云海已臣服在脚下,才有了登顶的喜悦,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等待了九年的心愿终于在这一刻如愿以偿。

李东群是全队中第三个登顶的,身后还有队员相继登顶,当他们知道自己登顶的瞬间,有的喜极而泣、有的瘫倒在地,这种感受,就像经历了生死又重返人间,没有亲身感受是永远也想象不到那种感动。

户外圈有一句话,登顶不算成功,顺利下撤、平安归来才是成功。尤其是像攀登慕士塔格这样的雪域高峰,对人体的损耗是巨大的,有些危害是无法预料的。李东群下撤用了2天时间。回承以后在家休息了两天,头还是昏昏沉沉,总是想睡觉,睡醒了头脑也不是很清楚,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醉氧”,“醉氧”也是危险的信号,有时也会死人的。朋友知道他平安回家,要为他庆祝,可李东群始终没敢应约,这也是一位资深登山者的常识和经验。

雪线之上的“多吉扎西”

16年的户外生涯,无数次攀登高山峻岭,无论走到哪里,李东群都不忘记自己是一名承德驴友、是承德“绝岭”人。李东群说:“户外运动让我的心胸更开阔、更包容。远行在外时,遇到别人需要帮助,只要自己有能力,哪怕危险,也会义无反顾!”

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冈仁波齐峰是多个宗教的神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

那一年,李东群慕名来到冈仁波齐,在行走到海拔五千多米的垭口时,突然狂风暴雪,就在他艰难前行时,突然耳边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救命……救救我……”

心底一惊,李东群仔细一看,原来身边有两个已经完全冻僵不能行动的人。这样的情形,再拖延一会儿,两人就会冻死在风雪之中。当时,他没有多想,用自己的装备将两个人的身体裹住,就拼命往背风处拽,两人已经冻僵且失去了行走能力,李东群硬是将他们死拖活拽地拉到了背风处,并进行了简单的冻伤处理。渐渐地其中一个神智复苏,告诉他已经走过去四个人,可是却没能力救助他们,但是已经去山下寻求救援。

李东群看到他们状态逐渐好转,留下了自己的备用衣物,并嘱咐他们原地等待救援后继续前行。登山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救人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一不小心,不仅救人无望,自己也将十分危险。所以,在户外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雪线之上没有救助义务。可李东群没有选择视而不见。

后来两个人成医院。遇险的两人中有一名是当地藏族记者,他通过向导联系上了李东群并送给了他一个藏族名字——多吉扎西,藏语里意为:吉祥的金刚。在他心中,李东群超人的体能和善良的内心,都值得他用一生铭记。

时光荏苒,可勇士心中的渴望却从未褪色。未来李东群还要继续他的户外生涯,继续他的攀登之路。他的目标也是所有户外人的终极目标,他也将为梦想继续前行、不断攀登!

记者/范虹王文博石成

编审/陈国立

监制/王文博

感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hc/131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