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在海拔米问我为什么登山

发布时间:2021-10-9 14:42:41   点击数: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8769.html
最近筹备明年珠峰事宜,总希望对级别有个总结。借此提笔写写去年列宁峰那些历历在目的细节,也算回答朋友们关心的为什么登山这个问题。本文纯属个人见解,如有异议,欢迎交流讨论。

米:空气足够稀薄

海拔米,含氧量为海平面的46%,不到一半。

医学上讲,大概海拔米以上,已经可能对人造成记忆损伤了–当然,按照医学上来讲,血氧下了90都会有脑损伤,那专业登山的人应该都能脑残了。常规的米商业登山,会从大概米开始吸氧,也就是说,从米的营地以后,氧气含量不会再减少,那么登米的山,其实能感受到空气最稀薄的海拔也就是米左右,而其他各方面的挑战造就了+的难度。这么看来,米级别的山,足以体会致命的空气稀薄。米级别的山很微妙。很多人去过米,似乎是登山的一个象征。也有很多人去过米,毕竟那是所谓珠峰的门槛之一。中国登山目前还是以商业登山为主流,而开发出来的米级别的只有慕士塔格,传承了喜马拉雅式登山的高级待遇和贴心服务。我也是最近才知道,慕峰还提供吸氧服务。所以我去的列宁峰,并没有被很多人提及。列宁峰:致敬苏联伟大的领袖C1营地的列宁同志中国首登珠峰的时候,我们的登山队员是去前苏联培训的,可以追溯前苏联登山技术的先进。列宁峰(米)则在前苏联时期一度被认为是前苏联最高峰,因此冠上了这位伟大领袖的名字,直到年的时候出现斯大林峰(米)–后被改名为共产主义峰。地理位置

列宁峰位于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吉斯坦的交界,和慕峰同样可以说是米级别最简单的山峰之一,可能也是所有米以上登顶人数最多的山峰。

攀登路线

传统路线(红色)在吉尔吉斯斯坦,攀登周期16-20天。10天适应休整,一周左右登顶返回。

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人的脸,听不懂的话

这是个被山区覆盖的国家,80%在天山山脉。说着俄语和各种中亚的语言。走过50多个国家,从没见过哪一个国家的人长得和中国人如此相似。再加上苏联和共产主义的传承,恍然间有种去了中国大山区的感觉。出机场的海关人员长着大众脸带着公安帽,就算有朋友给我说其实细节和徽章都不一样,分不出区别的我还是感觉在中国过海关。作为一个主要资源并不丰富的农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有20%+的人处在极度平穷,物价和消费是极低的。

因为历史影响,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哪怕在俄罗斯萧条以后,这里对于热爱户外的俄罗斯人来说,对于俄罗斯的登山者来说,依旧是个训练场后花园。

在山里待的三个星期,我的俄语突飞猛进,已经忘记了如何连续的说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

西方式攀登:半自主式的阿式商登俄罗斯人的后花园,阿尔卑斯式的攀登风格。这些年在世界各地攀登,学到很多不同的攀登文化,以西方人主导的攀登通常倾向阿尔卑斯式。在俄罗斯这种战斗民族地区,所谓的商登和我在国内的半自主毫无区别–C1以后,自负重,自补给,自己搭帐篷打水烧水做饭。之所以难忘,可能也是学到了很多终身受用的登山知识和经验吧。

左右滑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hc/137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