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jiē)我怀人,寘(zhì)彼周行(háng)。陟彼崔(cuī)嵬(wéi),我马虺(huī)隤(tuí)。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陟(zhì)彼高冈(gāng),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sì)觥(ɡōnɡ),维以不永伤。陟彼砠(jū)矣,我马瘏(tú)矣。我仆痡(pū)矣,云何吁(xū)矣。译文采呀采卷耳,采不满一浅筐。只因思念你,不时眺望远方。登上峻峭的高山,马儿累得腿发软。且把酒斟满,消除这无尽的忧伤。登山陡险的山脊,马儿累得毛焦枯。且把酒斟满,暂忘这无尽的悲伤。登上泥泞的山顶,马儿累得已瘫痪。仆人筋疲力尽,我的忧伤何时完!诗中小知识卷耳:石竹科植物,卷耳的嫩叶可以食用。但朱熹认为此卷耳是菊科苍耳,因为杜甫的《驱竖子摘苍耳》里所说植物跟卷耳同类。我倒是觉得前者,一来,《诗经》中出现的植物都用来食用或家用,有存在的实用价值;二是苍耳存在毒性,不可能食用。2.金罍、兕觥:前者是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有圆形和方形;后者是用犀牛角做的盛酒器,多为椭圆形。两者均流行于商晚时期。经典古诗词10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京东查看已下架赏析第一次读这首诗会出现混乱的感觉,因为第一段写的是采摘卷耳的女子,后面三段描写的却是骑马征途的男子辛勤劳累。但多读几遍,才能发现诗人的巧妙之处,了解他们的相思之苦。《卷耳》类似于舞台上的话剧,无缝连接主角两人的内心独白,钱钟书就曾说过《卷耳》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第一章是从女子的口吻叙述对远行的丈夫的思念。她独坐家中睹物思人,想着出去看看风景,采采卷耳,聊以慰藉这难熬的日子。但一心两用的她,只顾着想念,浅浅一箩筐都摘不满。她望着昔日送别丈夫的那条路,望眼欲穿,久久不能回神……笔锋一转,诗中的男主角也在思念心爱的姑娘。他跋山涉水,越过山丘,翻过山顶,越走越远,越走越累,骑行的马和同行的伴都已累瘫,只能喝上一壶,借酒消愁。但事与愿违,借酒消愁愁更愁,最后只能感叹“云何吁矣!”对于此诗的写作技巧以及主人公历来有多种说法,但我读来却认为是以丈夫思妻来委婉描写妻子思夫。在第一章结尾,女子久久不能回神的想象中,丈夫是那么的累,离她那么的远,那么的想念着她。古典文学中有太多关于离别,相思为主题的诗歌,那时候,远行意味着相见之日遥遥无期。所以诗中人们的感情之浓烈,相思之忧愁,现在的人们是不能感同身受。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hc/151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