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山东某歌唱比赛的现场上,舞台中央的选手双手握着麦克风,止不住地点头,似乎是在听台下评审们的点评。然而,等镜头拉到台下时,却着实把众人吓了一跳。只见正对着话筒点评的,赫然是一个看起来才几岁的小女孩。女孩年龄虽小,但面对年纪远大于自己的参赛者却完全不虚,言语得体,谈吐自然。尽管如此,仍有网友认为让小女孩出任评委,是否有对参赛选手不尊重的嫌疑?其实唐朝的韩愈早就说过,“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小女孩的点评滴水不漏,就表现来看,她确实有评价的能力。按能者居上的论断来看,自然也无可厚非。但不得不说的是,最近年纪轻轻便堪当大任的“神童”实在是有点多。无论是这位8岁评委,还是之前爆出的一日作诗千首,让李白、杜甫等一众诗人都望尘莫及的岑某诺;又或者是那位《一站到底》上自称2岁登山,5岁开飞机,11岁南京大学毕业的何宜德,都令无数网友大跌眼镜,自愧弗如。实话实说,这些“神童”的确都有一定的过人之处。十几岁的孩子还在为做古诗词阅读而头疼时,岑某诺便开始尝试吟诗作赋。而履历惊人的何宜德,早在年便因在雪地中裸跑而红过一次,至少如今已经及冠的我,是做不到在冰天雪地中裸奔的。然而,即便这些神童确实有些许能力,我仍旧不支持某些家长或者经纪人煞费苦心打造神童人设的举动。众所周知,家长对于孩子而言,扮演的理应是引导者的角色。但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岑某诺,何宜德事件,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着很明显的营销倾向。岑某诺就不说了,一日作诗千首早已颠覆人类认知,基本是可以与人工智能比肩的水平。至于何宜德那霸气的履历,实际上也是满满的偷换概念。比如何父声称的8岁考入南京大学,其实只是参加了南京大学专科的自考,与正常的高考考入南大还是存在着不小差异的。可以看到,无论是岑父,还是何父,都热衷于偷换概念,故意夸大,来给自家孩子脸上贴金。这背后的原因,无外乎四个字——追名逐利。8岁女孩背后的经纪人在回应网友质疑时所说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你说这么多,你名气有我们女孩大吗?”我们假设8岁小女孩确实有一定名气,并且所具有的名气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那么我们不妨猜想一下,这些钱最终是全数如实交给了小女孩,还是落入了经纪人,亦或者是其父母之手?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可以说,在这些孩子背后的成年人费尽心思打造神童人设时,他们所肩负的便已不再是引导者的角色,而更接近于操控者,他们将孩子当做自己博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s/152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