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蛹看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地说:我可以和你一样飞翔吗?蝴蝶答道:可以,但是,你得做到两点:一,你渴望飞翔;二,你有脱离你那巢穴的勇气。蛹说:这不是意味着死亡?蝴蝶说:以蛹来说,你已经死亡;以蝴蝶来说,你获得了新生。要重获新生,就放下曾经作茧自缚的自己,破茧成碟——蜕变。当你改变了你的思维,你就改变了你的命运。在对待一些问题上,人与人的思维只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细微区别。但是,差异化思维产生的结果,却有着惊人的差别。 01 什么叫差异化思维呢?你可以理解为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意味着标新立异,意味着脱俗,意味着创新,从思维方式上讲叫做“求异思维”,也就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即抛开常理,打破常规,不受拘泥,追求独特。道理很简单,假如你是生产商,那么让你的产品与众不同是基本原则,否则在这个商品同质化的时代,你根本不可能脱颖而出。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一点细微之处留心,体现出你的独特。求异思维十分可贵,有一所小学里,某位学生写了几个等式1+1=2;1+2=1;3+4=1;5+7=1;6+18=1······。许多学生都答不出来,连老师也感到好奇。这位学生说很简单,就将等式依次写来:1里+1里=1公里;1个月+2个月=1个季度;3天+4天=1周;5个月+7个月=1年;6小时+18小时=1天;还可以写更多的等式。大家看完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转念一想,确实很有道理!习惯思维是创新的最大障碍,每项事情都有多种求解,关键在于求异思维,创新来自于求异。著名的瑞士Swatch手表的目标就是在手表的每一个细微处展现自己的独特、精致、时尚、艺术、人性。此外,随着季节,Swatch不断地变化着主题。针盘、时针、分针、表带、扣环……无一不是Swatch的创意源泉。它力图在手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意念都得到最完美的阐释。Swatch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拥护,其每一款图像、色彩,在每一个细微处,都暗含年轻与时尚的密码,或许这就是它风靡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有独特个性。你能想象一个面目模糊的人会被别人牢牢记住吗?对于商品来说,是生产一种仅供消费者使用的工具,还是创造精益求精的艺术品,这取决于生产者的态度。同样地,你是漫没于众人之中,还是鹤立鸡群地吸引众人眼球,这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这种努力,更多要靠思维能力,因为它比勤奋更难得,更有力量。本来,每个人天生都有思维能力,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才出现了差异。有些人拥有差异化思维,与众不同成就一番事业;有些人失去了这种能力,从此变得与人无异。02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后来,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他们依然是好朋友。一次,沿着冰封的湖畔散步,那个叫图德的孩子突然说:“还记得咱们从家里偷东西出来吃的事吗?”另一个孩子说:“当然记得,只是可惜剩下的食物都坏掉了!”图德指着湖面问:“看见那些冰了吗?”“这里的冬天到处是冰,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图德兴奋地说:“为什么不把这些冰收集起来,运到炎热的加勒比海的一些港口去销售呢?”那个孩子嘲笑他说:“别傻了,冰到了那里早化成水了!”可图德的目光依然注视着湖面上的冰。 几年后,也就是年,21岁的图德再次找到当年的朋友,想让他和自己一起做冰的买卖,可朋友再次拒绝了他,并劝他别异想天开。后来,在别人的资助下,图德花费1万美元将吨冰用船运往酷热的马堤尼克岛。此后,图德在15年的时间里,把冰生意做成了世界行业,在船所能到达的地方,造成了人们对冰镇饮料、冰藏水果和冷藏肉类的需求。到了年,图德把15万吨冰先后装上了条大船运往美国、中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图德也因此成为世界冰王和亿万富翁。 图德的做法给科学家们以启发,终于引出了冰箱的问世。当年那个朋友却依然过着普通的生活,他没想到,那些被他忽视的冰会成就一个人的梦想。只可惜,很多人都不是故事中的图德,而是他的朋友。因为很多人似乎都有某种程度上的求同心理。于是,周围的人都在做的事情,就成了应该效仿的。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我们的思维开始变得怠惰,随着大脑惰性的滋长,渐渐也就失去了判断力,更不要说创造力了。所以,想要拥有差异化思维这种力量,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主见,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即使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对于一些事物,有些人只能看到表面,想到当前,而有些人却能看到内涵,想到以后。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灵,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相信你一定会迎来成功的曙光。记住生活方式有千千万万,你不一定要和别人相同。做一头特立独行的猪,也许比做一只流水线上的鸡要有趣得多。人生的轨迹有很多种,关键在于你怎样选择。是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就选择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轨迹呢,还是自己深思熟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哪怕没有多少人走的轨迹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所以造成了或平庸或精彩的不同人生。与别人有差异,才能脱颖而出,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求异思维就是突破常规思维只从单方向、正面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善于从异于以往的方面,善于从反面和侧面去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要求我们一旦遇到常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一定要让思考适时地“转弯”,甚至是度大转弯,这往往可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吸尘器发明的最初想法是:把灰尘吹走,但怎么也做不到。直到转变了思维方式:既然吹走的办法不行,干脆吸进来不就可以了吗?我们常说:某某脑瓜真死板,一棵树上吊死,其实讲得就是那种不善于“求异”的、典型的常规思维。03 下面就介绍一个简单易学的求异思维训练公式,即:“难道只能这样吗?还能作哪些改变?”这个看起来不像是普通公式的样式,可以看作是训练创新思维的一个基础问句。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是基础问句,那就是通用版。换句话说,在不同的场景应用时需要对公式进行变形。德国有家造纸厂,生产纸的过程中出了一点事故——忘了加糨糊,造出的纸因此太渗水不能用,按照规定只能报废。厂长非常恼火。就在大家都纷纷表示惋惜的时候,有名员工心想,难道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这些纸报废吗?能否想个办法把这批废品利用起来呢?(这句话就是公式的变形,把“难道只能这样吗?还能作哪些改变?”变形为“难道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报废吗?能否想个办法把这批废品利用起来呢?”)该员工反复考虑,并结合这种纸的特点,提出干脆将这种很容易渗水的纸改名为吸水纸,也就是改变纸的用途。结果,这家企业又生产出了一种新产品,而且销路很好。建议大家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问一句:难道只能这样吗?还能作哪些改变?这个公式简单有效,能在许多常规思维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发挥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时时处处要具备“批判的眼光”!尤其是对于熟悉的事物,更要有意地把它看成是“陌生”的,然后再用非同寻常的思路加以思考。犹太巨富威尔逊在筹备他的旅馆的时候,就决定把自己的旅馆建成第一流的旅馆。他总结了当时旅馆业发展的情况,最终决定让自己的旅馆变得与众不同,他在房间里使用了空调,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家有空调的旅馆。每个房间都有电视。这样可以使外出旅游的人在饱览了沿途风光后,还能享受到有趣的电视节目,而不至于感到寂寞。他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游泳池,增加了不少照顾孩子的服务项目,甚至还为旅客的小狗设计了免费狗舍……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是前所未见的。房间里光线明亮、空气流通、色调柔和,温馨的居住环境让旅客充满了亲切的感觉。于是别人的旅馆冷冷清清,而他的旅馆却总是挤得满满当当。威尔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打破了当时旅馆经营的大众模式,给自己的旅馆注入了与别人不同的元素,他的差异化思维,为他带来了滚滚财源。不要以为只有阳关大道才是通往终点的最好选择,换一条路,也许你会发现原来的路更加容易到达终点,不要因为大家都从大路走,就认为小路一定是难走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就一定要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敢于去尝试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因为,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04 我们可以用“登山”来比喻“应该拥有怎样的思维方式”。如果要爬附近的低矮山丘,只需以郊游的心态,身穿常服,脚穿运动鞋就能实现。如果要征服珠穆朗玛峰,则必须身怀攀岩技术,配备各种各样的装备,接受严格的训练。正如一个人追求的人生、奋斗目标不同,他所持有的“思维方式”的境界也截然不同。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目标越高远,需要持有的思维方式越高远。我们一直在高喊创新,但创新首先必须要有思维的创新,而思维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形成“求异思维”。而我们的教育,从小我们就被要求按照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答题,连解题思路也需要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求同思维”方式成为了我们的思维定势,即使我们主观上想求异、想创新,但也很难摆以往的思维方式。而“求异思维”的形成可以通过教育教学中通过大量辩论训练获得一些。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就会有辩论。历史中国文化的奠基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春秋战国的辩论——百家争鸣。碰巧的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也跟辩论密切相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十分重视辩论。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教师自己是个手捧教参,奉之若圣经,照本宣科的人,怎么去要求学生求新求异呢?所以,我平时很重视对学生新思潮的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s/159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