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究其所言,就是从“视”、“观”、“察”三方面去观察一个人。而这种方法演变到现在,观察的形式和方法也更具体。01在利益面前如何抉择?人性趋利,在所难免。《论语》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古往今来,为了一己私利而见利忘义的故事比比皆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品格而拒绝利益诱惑的也屡见不鲜。庄子曾有一个好友叫惠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并吓唬鹓雏。而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利益,就是一块试金石。在这个世界上,利益并不是人们唯一追求的东西。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良心,抛弃道义,这样的人谁又敢相信?而如果一个人在利益面前,不会放下内心的原则,依然坚守对道德的信仰,那他必定有着高贵的灵魂,值得深交。02如何尊重别人?有道德有教养的人,对任何人都是尊重的,就算是和比他地位低的人交流,也不会显出高傲。纪晓岚有一天去游五台山,走进庙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见他衣履还整洁,仪态也一般,便招呼一声:“坐”又叫一声:“茶”。意思是端一杯一般的茶来。寒暄几句,知他是京城来的客人,赶忙站起来,面带笑容,把他领进内厅,忙着招呼说:“请坐”,又吩咐道:“泡茶”。意思是单独沏一杯茶来。经过细谈,当得知来者是有名的学者、诗文大家、礼部尚书纪晓岚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满脸赔笑,请进禅房,连声招呼:“请上坐”,又大声吆喝:“泡好茶”。他又很快地拿出纸和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禅院。纪晓岚提笔,一挥而就,是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看了非常尴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面对一个人,不以面貌去评判一个人,待之以尊重,那这必定是一个拥有善意,拥有操守的人。03如何对待父母?三字经开篇就有言“首孝悌,次谨信”,孝敬父母,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看出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的重要标准。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满足父母的要求。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也忘记了疲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渐行渐远,所以及时尽孝,越早越好。而一个想父母所想,对待父母和颜悦色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也将更容易获得别人信任和喜欢。04如何对待承诺?面对诺言,往往也能很轻易地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君子一诺千金,对自己许下的事,绝不轻易违背。这样的人很靠谱!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承诺不能坚守,随随便便就反悔,那这样的人也不值得信任。《论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没有诚信的人,违背承诺的人,就如同汽车没有轮子,是什么都做不了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一旦做出承诺,不分年龄大小,都应该遵守。它往往反映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而言而有信的人,也将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05不只重利益的人,是内心高贵的人;善于尊重别人的人,是有修养的人;善待父母的人,是孝顺的人;重视承诺的人,是有担当的人;人心难测,人亦善变。在识人、辨人的过程中,以这四点为标准,我们也将更容易看清一个人。《礼记·大学》里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要看清别人,我们不妨先做好自己,以坦诚之心待人,也必将会收到真心的回馈。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周易·系辞上》里说:“能够鼓动天下的东西,主要在于文辞。”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感随着不同的景物而变化,文辞因为感情而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类文章的开端,起源于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元气,深刻地说明这个神理的,要算《易经》的卦象最早。那时伏羲画了八卦的图象,孔子最后加上辅助性的解说《十翼》。而其中的《乾》《坤》两卦,孔子特地用《文言》加以解释。可见语言要很有文采,才算是顺乎天地自然的心灵吧!至于传说中黄河里有龙献图,伏羲氏效法《河图》画出了八卦,洛水里有龟献书,夏禹根据《洛书》,酝酿出包含九类治国的大法,还有玉石书版的金字内容,绿色简牒上丹红文字的文采,这些又是谁在主宰着呢?是神妙的启示罢了。光荣的黄河,温暖的洛水,孕育了谶纬出现的是河图洛书。神圣的宝物蕴藏着巨大用途,内容深刻而文辞可贵。可是经过了西汉和东汉,谶chen纬的出现搅乱了经书。剔出它们欺诈诡异的部分,吸取它们富有文采的精华。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与自己相处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从伏羲到孔子,前者开创,后者发挥,没有不根据自然之道的精神来进行创作的,也没有不钻研精深的道理来设置教化从事教育的。他们效法《河图》《洛书》,用蓍草和龟壳来占卜问谒事物未来的变化,观察天文以穷究各种变化,学习过去的典籍来完成教化;然后才能治理天下,制订出恒久的根本大法,发挥光大圣人的事业,使文辞义理发挥最大的作用。由此得知,自然之道是依靠圣人而表现于文章著作里面,圣人也通过文章著作才得以阐明自然之道,到处都行得通而无所阻碍,天天可以运用也不会觉得匮乏。《周易·系辞上》里说:“能够鼓动天下的东西,主要在于文辞。”文辞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就是因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缘故。现在我们跟出版社联系后,以团购的方式把这本书带给大家。现在只需69元,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道德经正版老子原著全书精装无删减原文注释文白对照解读精选月销量86¥69¥75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ylinedu.com/dsjs/17109.html |